如何进行军事化培训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2-05

  穿着军装,站着队列,喊着口号,唱着军歌,早晨五点钟起床集体跑步,晚上九点钟坐在一起分组讨论——这是军营生活吗?不,这是企业的员工在进行军事化培训。这种场景对很多员工并不陌生。那么,军事化培训到底魅力何在?在实施这种培训时需要注意哪些环节?
  
  军事化培训:充满魅力
  
  非军事人员的军事化培训,其历史可谓“由来尚矣”。早在我国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曾组织平民在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这个传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绵亘不绝,直到今天仍保持不衰。比如,直到今天,我国很多中学和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安排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军训。
  如果说几千年来这种传统绝大多数是出于国防目的,其内容也仅限于军事科目,那么,近些年来在企业中盛行的军事化培训,却迥然不同于过去。“军事”这样一个过去的核心内容,已经变为一种外在形式,军事标准已非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军中服役多年的企业员工张壮,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军事化培训。他说:如果真的按军队的标准,很多人会拿不到公司的培训合格证书,因为他们直到最后一天也没有完全掌握走正步的要领。
  但是,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企业培训,在引入军事化训练的要素之后,就得到培训讲师、企业管理者和HR工作者的认可和青睐呢?
  首先,区别于企业常规培训,军事化培训更有利于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员工平时各司其职,在工作中的交往一般仅限于事务往来,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在企业的常规培训中,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员工也只愿意与熟悉的人打交道。而军事化培训往往会打破员工原有的小圈子,依据人的性别、身高,将他们组成新的队列,这就给了员工一个彼此熟悉的机会。不要小看了“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这些简单的操练,也不要认为齐步走、喊口号、唱军歌这些集体活动无足轻重。虽然在理论上说,参加军训的员工彼此之间是不可能有很多交谈机会的,但是,通过几天甚至几十天的“艰苦训练”,那些曾经“共同战斗”的“战友”之间,能不变得互相熟悉和亲切吗?刘贺是一家大型贸易公司的审计部经理,他说:审计部和财务部很久以来一直是一对“冤家”,财务部经理张奇在配合他的工作时,似乎总是不够积极。但一次军事化培训改变了这个局面:刘贺和张奇被分到了一个小组、一个队列中。虽然当时两人没有太多的机会交谈,但是,一个星期的培训结束之后,两个人在公司见面时都有了微笑,工作中沟通、配合也有了默契。
  军事化培训的第二个魅力是有助于培训效率的提高。在常规培训中,迟到、早退、上课时收发短信、打手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都是学员们屡教不改的“传统恶习”。培训教师会受此影响降低授课的质量,培训组织者也会大幅度地增加工作量。而军事化培训则可以治愈这些培训中的“痼疾”。比如,在一次军事化培训中,班主任要求所有的学员都列队进入课堂,如果有谁迟到,迟到者所在的小组就不能坐下,只能站在课堂上,直等到迟到者到来。事实证明,通过这类让学员们集体活动、彼此监督的一系列“措施”,培训期间的纪律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军事化培训还可以增强常规培训所没有的趣味性。不要认为培训一旦采用军事化方式,就要求所有人板起面孔,任何时候都不苟言笑。不要忘了,“团结、紧张、严肃”之后,还有一个“活泼”的要求!脱掉令人“审美疲劳”的职业装,换上英姿飒爽的迷彩服,大家自然有一种新鲜感。更重要的是,随着培训的展开,军队中诸如拉歌比赛、分组对抗之类的优良传统,也会被参训学员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从事化妆品研发的张小姐说,三年前她参加了一个军事化培训,给她留下难忘印象的是,一个月圆之夜,他们几十个培训学员被分成三个小组,举行拉歌比赛,要求是每一首歌曲中都必需带一个“月”字。“最后,比赛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大家简直疯了——真没想到我们每个人居然会唱那么多关于月亮的歌曲!就连平常腼腆害羞的同事也亮开嗓门大声唱了起来。有个同事天生唱歌走调,平时也不怎么说笑,可那天为了他所在的小组取胜,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时间走调的歌声满天飞,大家笑得肠子都疼了!那天晚上,别提多开心了!”
  
  军事化培训的四大禁忌
  
  然而,世界上没有一种培训方式是万能的,军事化培训也是如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军事化培训的“禁忌”,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对企业HR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忌不分对象,盲目采用军事化培训方式。明确培训目的,分析学员需求,是所有培训应当迈出的第一步。如果对此认识模糊,培训就会走入误区。前不久,一家企业召集了八十多名员工,来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进行军事化培训。培训伊始,老总就让大家畅所欲言,为公司的发展开动脑筋、献计献策,甚至可以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但是,参加培训的员工却对老总的倡议没有积极响应,提出的想法都是不痛不痒。他们私下里普遍认为,这次培训根本没有制造出可以自由发言的宽松气氛,谁又能把心里话讲出来呢?其实,这位老总犯了一个目标不明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培训的目标是活跃思想、“脑筋激荡”,千万不要采用军事化形式,因为这种培训看重纪律,要求同一,更倾向于宣传导向,却不利于创造发明和思想碰撞。
  二忌高压政策、疲劳战术。出于培训效果和成本的考虑,不少企业在军事化培训中,制定了一些不通人情、违反科学规律的培训制度和日程。比如,2006年,我的一个朋友从北京飞到上海,参加一个总公司举办的半军事化培训。这次培训为期两个月,可不到三天他就回了北京,原因是在培训开始前的例行“沟通谈话”中,他对公司的一些现行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表示了不满。很显然,他是被当成一个潜在的“问题学员”而被“遣返回乡”的。很多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把课程排得过满,学员们直到深夜还在课堂上研讨问题或准备次日要提交的“作业”,结果几天下来大家的头脑越来越昏,白天一边听课一边因为嗑睡而“频频点头”。如果军事化培训让大家感到的是束缚、压力、专制,那么,它就走向了自己目的的反面——表面看队列整齐,纪律严明,实际上大家要么被迫伪装,变成一个个“不违如愚”的“乖学生”,要么疲劳过度,无法有效地接受培训内容。
  三忌扰民之举。军事化培训自有其特殊性,一般来说,地点的选择不容忽视。有些企业选择在市区甚至繁华地段作为这种培训的场所,是很不妥当的。有一家企业举办了一个半军事化培训,其课堂设在一家宾馆内,但这家宾馆并没有提供可以进行军事训练的场地,于是每天早上五点半,一百多名学员就跑步穿过居民区,然后再跑到空旷的大街上。第三天早上,培训主管宣布,晨跑项目取消——因为学员们跑步时要嘹亮地喊出“一二三四”以调整步伐,此外,有时还要高唱“司歌”(公司的主题歌),喊声和歌声搅扰了附近居民晨间的清梦,就连培训所在的宾馆也受不了这群穿迷彩服的歌者了。
  四忌将军容风纪等项目视为走过场的形式。虽然军事化培训并不以完成军事科目为核心目的,但是,既然在培训中引入了军事内容,就应对其加以充分的重视。如果企业将军事项目列入培训考核的标准,学员们就会更加重视这方面的训练,而不是得过且过。从另外一个意义说,这也是对受邀而来的军队教官劳动成果的充分尊重。
  总之,军事化培训是一种很有效的培训方式,只要充分掌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它就会成为HR工作者手中的一柄利器!
  (作者单位:中油东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