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造系的徐冠巨:“资金多了是祸害”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3-03
  自从20年前传化集团创始人徐传化为了给犯有“溶血性贫血”怪病的徐冠巨治病,凭借2000元的借款和一口大缸,手工生产液体皂开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传化一直专注于赖以发家的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
  然而在采访前后,从集团品牌部门所提供给《英才》记者的材料信息来看,其中有两份材料在津津乐道地宣讲传化的物流产业,另一份则跟传化的农业产业相关。很显然,徐冠巨的产业注意力在发生着变化。
  徐冠巨说,传化的产业发展思考主要集中在2000年前后,当时传化面临两种选择。“首先是专业化的思考,如果我们就按化工这一条路走下去,这是一个办法”。
  另一个选择是产业多元化。“但在五年前,大家对多元化是比较反感的,媒体、领导、经济学家都反对,很多人对传化有疑义。”也就是说当时的传化集团如果涉足多元化经营,无疑是“顶风作案”。
  徐冠巨承认,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对于产业问题并没有过多地思考,而是仅限于模仿,往往是在凭着一种感觉进行产业选择,“看到哪家做什么赚钱了,就会模仿跟进”。“但到了后一阶段,我们也开始思考,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要进入些什么。开始由‘拍脑袋’决策,向理性转化。”
  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性使徐冠巨放弃了传化所擅长的专业化道路,而投身于当时颇受争议的多元化旋涡中。“我们思考多元化,主要考察两个因素,一个是市场总量,一个是技术,其中技术是最重要的。化工产业的总量空间还是很大的,在技术上我们也有一些优势,但是我们如果客观地去比较一下,人家跨国公司确实比我们强。”
  徐冠巨另外的顾虑是,即便是在传化擅长的化工产业,在细分领域已经有一些做得很好的企业,“我们如果继续跟随,是不是能够跟出名堂来?”
  当时,传化的产业是继续走跟随者战略,还是选择差异化产业,是徐冠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今天传化集团的产业布局上看,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3+1”产业模式,其中化工、物流、农业为传化的三大基础产业,而传化投资则是传化产业模式中最为灵活的一颗棋子。
  从产业链上看,传化后来所涉足的农业、物流、投资与原先的主业化工产业并没有相关性,在产业专家眼中,这种非相关性的多元化是危险的。而事实上,就算现在看来,徐冠巨认为传化的产业过渡是“非常平稳”的,但在专业化向多元化的行进中也有过担忧,“多元化的发展确实是比较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走入危险的境地。过去传化的财务是稳健的,也不负债,但从那时候开始传化开始负债”。
  传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平稳过渡,这跟徐冠巨的多元化中有专业化策略有关。采访中《英才》记者发现,尽管传化对农业和物流业的进军分散了传化的资金投向,但传化的化工产业却随着多元化的开展日益壮大。而且在徐冠巨的头脑里,传化化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清晰的,那就是“大化工思路”,在化工领域逐步挺进上游产业链。
  有两个事实可以印证徐冠巨的这一思路。其一,传化的产业延伸到农业和物流以后,这五年多时间里,传化的化工产业增加了10倍;其二,2005年传化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斥资2.4亿元成功控股了“新安化工”,此举使得传化的化工产业链延伸到了农药和新材料两个化工子行业,为传化这家老牌化工企业提供了新空间。至此,传化的化工板块就拥有了两家上市公司。
  “我的策略就是致力于把化工做好,然后把物流、农业这两个新产业培育上去”。这是徐冠巨心目中对传化产业的认识。
  就目前来看,传化的农业项目给集团所带来的利润是微薄的,“农业是第一产业,应该是非常有前景的,当然农业的发展比较慢,是长期性的。但是政府信任我们,我对传化农业未来的前景还是看好的。”
  物流产业是徐冠巨的得意之笔,传化集团将其称之为“第四方物流”,徐冠巨说这一物流业经营模式是一种创新。“当时我们搞起来的时候,有些媒体感觉这个东西好,跑过来采访,想把这个物流模式介绍给大家,但采访了半天,文章根本写不清楚。当然这是三年前的事情。”而在去传化物流中心的路上,随同人员也一直在给《英才》记者描绘这个“有些像股票交易中心”的物流基地。
  外界质疑最多的“传化投资”不明朗。“传化投资”会不会成为传化集团进一步多元化的驱动器?因为就我们的了解,传化投资不仅涉足了房地产行业,而且还投资参股了一些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传化集团的既有产业结构模式能维持多久?徐冠巨能否把握好下一次产业十字路口的方向?亦政亦商的徐冠巨果真长袖善舞?
  
  “不要改变自己”
  
  《英才》:去年收购新安化工时,舆论怀疑传化要在资本市场“造系”,记得你当时跳出来为此辩解过,你很在乎这一评价?
  徐冠巨:我这个人有个个性,做事情不是因为有人说好我就去做,也不是因为怕人骂我而不去做,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我对互联网上面的东西不太关心,我们是上市公司,是透明的,该披露的就披露了,别人信不信,甚至怀疑都是正常的。
  《英才》:你的意思要少说多做?
  徐冠巨:对。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口一出的时候自己痛快,到时候难受的也是自己。我们这几年说话的机会也有,但是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少说一些。
  《英才》:那你在乎别人把你定义为某一类企业家吗,比如做实业的或做资本的。
  徐冠巨:其实我觉得我们传化是最认真的,也是最有所为的。至于说谁能够把谁说成是什么样的一个企业家,我认为这不是容易做得到的,关键是自己做得到。我觉得包装也是比较麻烦的,即使包装了以后更难受。企业也难受,企业家本来就不是这种风格,不要改变自己。
  
  “资金多了反而是祸害”
  
  《英才》:现在的企业一旦有重大收购,外界就会关注他的钱袋子,你怎么看?
  徐冠巨:资金是一种润滑剂。我们传化这几年资金问题相对是次要一点儿,企业能力还是比较重要的,没有能力,资金多了反而是祸害。
  《英才》:指没能力驾驭资金?
  徐冠巨:是,没资金也是一个好事情,有的事干脆不去做了。有了一定的钱,但是没有能力,祸事都是藏在这个地方。
  《英才》:大事情往往出现在钱多的时候。
  徐冠巨:事情往往是出现在走得比较顺利的时候。所以说失败才是成功之母,太过于乐观的时候,往往是祸事的开始,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理智和理性。
  
  “唐僧还是不错的”
  《英才》:听说公司里面的人把你称作唐僧,你知道自己这个称号吗?
  徐冠巨:知道,这个其实是一种美称,也是一种批评。
  《英才》:你怎么理解?
  徐冠巨:唐僧往往是苦口婆心地说一些事情,有一些事情也会存在当断不断。但我有一种感受,唐僧还是不错的,然而有一些处事的方法也需要反思一下。
  《英才》:唐僧有三个徒弟,分别属于三个类型的人,你会偏爱哪种类型的人?
  徐冠巨:我觉得都需要。
  《英才》:难道没有偏好吗?
  徐冠巨:不好说是最喜欢哪一种,这是个团队组合问题。在一个公司里面,都像我这样的人,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所谓团队就是由各个方面的个性特点的人组成。
  (本刊记者梁冬梅对本文有所贡献。)
  
  首要配料
  
  民营企业家参与政治的关键性文件和事件(标志性事件)
  时间 关键性事件 内容 意义
  2001年7月1日 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建议允许民营企业家入党 首次提出允许民营企业家入党
  2002年4 -7月 浙江省、重庆市、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 徐冠巨、尹明善、张芝庭等3位民营企业家当选为所在省市的工商联会长 中国省级工商联自成立以来,首次由改革开放后诞生的民营企业家担当工商联会长
  200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可以吸收来自民营企业家在内、符合条件的人士入党 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等多位民营企业家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上
  2002年11月23日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选出了一位主席和22位副主席 其中7位民营企业家当选工商联副主席
  2003年1月13日 重庆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 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当选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民营企业家出身的副部级官员
  2003年1月 浙江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当选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这是首个东部发达省份民营企业家当选副部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