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

来源:微学计算机考试频道发布时间:2008-07-30
员工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保障员工权益,为员工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使员工与企业共同获得成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社会责任。日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发布2007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本行在保障员工基本权益、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和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行了总结。 
    保障员工基本权益
    中国工商银行在保障员工基本权益上,不仅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进行全面的定期体检,创造员工平等发展的平台,在收入分配上,更是充分考虑员工的基本权益。该行一般基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当地同业工资水平等因素,核定工资薪点值,确保员工工资在扣除“五险一金”后,高于地方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行规范的工资审核和集中发放,有效地控制了各种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确保工资分配公平合理,员工工资及时足额到账。2007年,该行开始探索建立大病医疗互助制度,为因患重病而陷入经济困难的员工家庭提供救助。
    维护员工权益建设和谐银行
    中国银行将员工作为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倡导男女平等、民族平等、一视同仁的用工政策,为全行23万名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各类培训计划,为员工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该行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招收应届毕业生、录用归国留学人员、社会招聘等多种形式,积极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7年,该行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847个,招录人员呈逐年递增趋势。
    交通银行遵循人本管理的理念,在涉及员工健康和安全问题上,建立了体检制度、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疗休养费用报销制度。目前,该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100%.各分行还结合各自的情况,为员工办理包括补充门急诊保险、住院保险、大病保险等不同险种的补充医疗保险。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工商银行于2007年全面启动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项目,在构建岗位职级体系的基础上,优化员工晋升机制;在整合绩效管理体系基础上,革新薪酬管理模式,从而形成一个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以岗位为基础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新机制。
    交通银行建立了“以绩定奖,突出贡献”的绩效管理体系。新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全行的战略目标为源头,通过关键因素分解,加强全行的战略联结度,形成各层级的绩效指标体系。同时,该行秉承“以才定迁,双向增值”的理念,构建管理与专业序列职位双轨并行、双向发展的职业发展通道。该行还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绩效为导向的年度调薪机制。根据全行战略目标,综合考虑市场平均薪酬增幅、全行绩效达成及员工生活保障情况,在效益、效率增长、财务能力承受的前提下,确定全行年度增薪幅度和增薪预算。2007年,实施了全体员工的调薪。
    重视员工教育培训
    “教育兴行”是中国工商银行提出的战略思想,基于此,该行始终把员工教育培训放在事关全局、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重视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的培养,从三个方面全面培养专家型人才,一是引领业务发展,组织新业务的培训;二是着眼国际化发展,推广国际金融业领域权威认证培训;三是加强外部合作,发掘优质培训资源,为员工创造外训机会。2007年,该行共举办各类培训班约3.8万余期,培训212万人次。并重点组织了468名业务骨干进行了注册金融分析师、特许公认会计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等领域的国际权威认证课程培训,为该行不断提升竞争发展能力,提早做好人才储备。
    中国银行也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利用北京、上海国际金融研修院和境内多个培训中心,以及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等海外培训中心,为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年培训覆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该行鼓励员工利用业务时间进修各项专业课程,并为员工进修提供资金支持,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投入逐年增加。2007年,全辖培训费用投入逾2.8亿元,在职进修员工人数达6232人。2007年,全行员工流失率仅为1.22%,员工结构比较合理、人才队伍稳定,成为该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围绕新一轮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交通银行制订了《交通银行2008-2010年人才建设规划》,加快培养经营管理和专业紧缺型人才,全面提升全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该行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率先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培训生项目,至今,已招收了近百名管理培训生,并对其实施了2-3年专项培养计划。2007年,在8家省直分行推广管理培训生项目,进一步加快了管理培训生的培养步伐,努力打造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管理培训生品牌。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