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裁员波及白领
自从2004年大学毕业后,李言就一直在北京的房地产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今年7月,由于某种原因,他被公司辞退。
“刚从公司出来那会儿,我上午从网上投了简历,下午就有好几家让我过去面试。”李言说。但李言最终选择和朋友一起开公司,自己当老板。
但他郁闷地发现,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了,客户的房子卖不出去,他们根本赚不到钱,无奈从10月份,他又开始投简历,可是一个月过去,没有任何音信。
李言说,他原来所在的广告公司,有六七十人,算是房地产广告公司里规模比较大的,已经裁员1/3。而小一些的广告公司,裁人达 2/3。广告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房子一旦卖不出去,房地产广告公司也就收不回来钱,拿不到钱,又没有那么多项目做,只好裁员。
李言的同学秦艳,在网络媒体工作多年,后主动辞掉工作,想休息一下。但休整后却一直没找到工作。秦艳现在有点后悔当时的冲动。
IT业的一些外企,也开始通过裁员,压缩成本。但国内的IT行业,现在还没有裁人的迹象。像华为、中兴还在大批地招人,但是员工都不敢懈怠。
小王是中兴通讯南京分部的一名新员工,最近几乎每天都在加班。他有些焦虑地说:“公司虽然没有裁人,但是如果表现不好,不能很快上手的话,也会很快被裁掉。”
据小王介绍,同事们整天都很恐慌,加倍努力工作,生怕被裁掉,有跳槽想法的人,现在也打消了念头。
事实上,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职场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不久前,智联招聘推出了“金融危机下的职场人”特别调查,截至11月12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6000余名职场人参与调查。
调查显示,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变化。27.1%的职场人推迟了跳槽计划,9.7%的职场人干脆取消了跳槽计划。不过也有18.1%的职场人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来没计划跳槽,现在想赶紧找下家。
不同行业就业苦乐不均
由于经营状况日渐吃紧,一些企业在裁员的同时缩减了招聘计划。11月20日,江苏省举办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参会的注册单位达到942家,提供职位需求40152个,从网上投递简历中遴选出的5.2万名应届毕业生和数万名求职者入场应聘。
在谈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时候,南京人才市场招聘部负责人一连说了两个“很严峻”。他说,今年的人才交流会上有1000家企业,但是从岗位需求总量上而言,呈现下降的趋势。
本报记者在会场发现,以往最受关注的世界500强企业在现场找不到踪迹,有名头的大企业也为数不多,还有些外企设了摊位,却没有来人。
本报记者从南京市人才市场了解到,南京的外贸出口加工、IT等相关行业的一些企业已经暂停了对外招聘。
中华英才网销售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很多企业已经暂停或停止了招聘计划,比如韩国、德国的一些企业,今年招聘需求大概下降了30%。”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师陈宁介绍说,从招聘角度来看,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是,IT行业,如软件外包、芯片制造等;外贸出口行业;房地产行业,如房地产中介公司、房地产广告公司、房地产装修公司等;另外还有汽车行业,整车生产、新车销售等相关行业都受到了影响。
陈宁说,房地产行业招聘工作在下半年出现了分水岭。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职位需求总数处于上升态势,1月是6万多个职位,7月是9 万多个职位,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就处于一个下降趋势,8月是7.6万多个职位,到9月已经降到7万个左右,10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他估计会下降1万个左右。
一些靠投资生存的网站,如视频类,网络游戏类,娱乐类的网站,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公司收缩投资,也受到了冲击。但陈宁认为,这些行业与传统行业相比,用人人数很少。
陈宁认为,以上是受冲击比较大的几个行业。从数据上来看,像传媒行业以及一些国有企业,受到的冲击不是很大。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行业出现劳动成本紧缩的同时,如建筑、机械制造、桥梁设计等,对人才需求却正在加大。
南京人才市场招聘部负责人认为,目前就业存在冷与热的现象,机械制造、铁路桥梁设计等重点技术行业对人才需求多,而像新闻类、管理类、艺术类包括动漫类等专业不太容易找工作。智联招聘市场部的负责人徐小敢说:“今年文职类的岗位减少,销售、技术类的岗位未见减少,但是对应聘者的要求提高了,以前本科生就可以了,现在要双学士或硕士生。”
裁员并非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
南京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专家刘洪教授认为,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缩减生产规模,导致人员相对过剩。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开始裁员。但有些企业裁员,是出于大的结构性调整需要。
刘洪认为,目前的裁员还有一种可能,即去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实行,很多公司有了人员结构的调整,但是迫于舆论的压力,没有调整到位。今年正好以此为契机,加大裁员力度,名正言顺,既不会受到舆论影响,又不会受到政府、劳动部门的检查,员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陈宁说:“要正常看待裁员,国内容易把裁员上升到一个道德的高度,从传统上来讲,人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就像对家庭一样。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裁员是国外好多企业经常会采取的措施,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错误,裁员对好多企业也是无法控制的,迫不得已的。”
陈宁认为,在中国,人和企业的关系还需要一个市场化的改变。他强调,企业裁员也是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的,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不管是被裁掉的,还是继续留任的,其实都需要关心,都需要调整。
对企业而言,裁人是要承担风险的,现在裁掉业务熟练的老员工,以后经济好转起来,会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再者裁员,也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他认为,因为中国以前经历经济危机的情况比较少,裁员的事实被放大,变得恐怖,而且这种不好的信息容易传播。
“对裁员的恐惧,说明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未来预期不好,不知道这场金融危机什么时间结束。”刘洪认为,每一家企业都应当分析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和国家的发展相一致,要看到未来,光看现在不行。
刘洪强调,企业不应该把人只当做劳动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裁员不是第一位的考虑,应该以人为本,和员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可以采取减少福利、减少上班时间等办法,来达到压缩成本的目的。
陈宁认为,在这种情势下,对有些公司反而是一次获取人才的良机。另外,医药行业、能源、环保、农业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南京人才市场招聘部负责人说,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企业产业调整、人员结构调整的契机,它有利于国家自主产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对人才的需求。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虽然信心程度有差异,但八成职场人对自身所在的行业依然持有信心。有15%的职场人对自身所处行业信心十足,认为行业不会受到金融风暴太大影响;另有64.4%的职场人虽然对所在行业信心一般,但相信熬过了“过冬期”,情况会慢慢好转。但是,也有14.5%的职场人对所在行业丧失了信心。据了解,这部分人主要来自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等行业。
刘洪认为,目前国家也正在采取措施,扩大内需,促进劳动力的分流转移。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也会促进个人具备岗位转移的能力,促进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
专家建议:降低就业期望
随着就业难度加大,一些求职者和职场人就业标准已经降低。在江苏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一些大学生已经降低了自己的就业目标,有些本科生愿意下工厂去做工人。
智联招聘市场部的负责人徐小敢说,以前求职者的要求是高薪,有好的发展机会,现在好多人只是要求稳定就好了。
中华英才网销售部一位负责人建议,大学生找工作,要放低心态,预期目标放低。目前,苏州、无锡两地本科生月薪1500元,研究生2500元左右。
陈宁表示,其实有很多企业是有大量职位空缺的,本科生可以申请,但是难度比较大,需要学生在大学实习的时候,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多学习一些技能技巧,这样求职时就比较有优势了。
对于职场中人,陈宁建议,多向老板了解自己所在公司的经营状况,多关注同行业企业的动态,对行业作出准确的判断,不要轻易相信谣言;平日多与朋友沟通,及早寻找新的职业机会。
刘洪说,大学生求职,转变思维观念是很重要的问题,不一定非要挤在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同样需要人才。对已经毕业的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刘洪教授提出两点建议,那就是由找工作变为找生活,由对工作的追求变为对工作能力的追求。 实习生 吴琼 本报记者 李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