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很多应届毕业生总是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也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就业还是待业,往往取决于我们对低起薪的态度。
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去求职,得知公司只能给他每月600元的起薪时,他怎么也接受不了,马上给公司的人事主管写了一封信,说这样的工资比民工还低,并将这封信扫描后贴在一家知名网站的BBS上,发泄自己的不满,希望能引起公众的同情。意想不到的是,回贴者几乎同声一致地批评这位求职者缺乏发展眼光,很多人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这位求职者进行开导。眼下,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都可能会遇到起薪低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问题,首先就应该了解起薪低的两个不等式。
●起薪低≠待遇低
起薪低有三种可能,一种是专门针对实习生而设的,为试用期间的基本工资,一旦正式聘用,薪水马上成倍增长;另一种是执行浮动工资的单位,拿出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工资作为基本工资(即起薪),其他全部浮动,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在一些以营销业务为主的行业里往往只有几百块钱的起薪;第三种就是企业工资确实很低,所以起薪也不高。对于前两种用人单位来说,低起薪只是一种过渡,并不意味着这个单位的待遇低。笔者三年前到一家县级报社工作,试用期两个月,起薪只有500元,但是这家报社的正式记者当年的平均年薪却有5万元,且平均每年几乎递增20%以上。因为报社的工资是基本工资加稿费,记者正式录用后的基本工资也只有1200元左右,但只要完成任务,每月的稿费有三四千元。如果你有实力,试用期能完成和正式记者同样的发稿量,你的月收入至少有4000元。
●起薪低≠不公平
初涉职场的求职者,往往会觉得初始薪水太对不起自己,特别是看到同学都拿上比自己多几倍的工资时,更是失落万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公平。不同单位有不同的薪酬标准,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如果站在雇主的角度上去审视自己,会发现自己的贡献甚至比不上老板付给你的起薪。企业不是福利机构,没有工作经验,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企业是要倒贴钱给你提供培训机会和实习场所的,在你能够独立工作前,企业付给你的每一分钱都有可能是没有回报的。一位学财会专业的大学生,分配到一家企业,拿1500元的薪水,但是他连支票如何开都得向人请教。老总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薪水太少了,这位大学生说,我认为我现在只配拿1000元的月薪。六个月后,这位大学生被提拔为主办会计,薪水一下子涨至8000元。因为通过试用期的实习,这位大学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日夜不停地钻研,很快熟悉了业务,加上专业知识过硬,工作踏实,他已成为财务科长的得力助手。
所以,看待一份工作的好坏,不能光看起薪如何,更要看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成长性如何?如果这份工作确实符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能学到东西,对未来发展有帮助,即使眼下薪水低一些,也不要过于计较。大多数人都能在实习期结束后,告别低起薪,拿到标准薪水,即使老板很抠门,只要你有能力,学到本事,还可以找准时机跳槽。如果一开始就高不成低不就,只会错失发展良机。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零工资就业现象,虽然对整个人才市场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对于有勇气选择零工资就业的求职者来说,肯定是会有回报的,他们知道与其坐等高薪,不如趁早投身实践,学足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