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军:武汉市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7-11-30
  推荐单位:武汉电视台、《湖北日报》
  
  推荐理由:
  
  他把超市办到了乡镇,积极参与了新农村建设。
  2006年,武汉中百仓储超市在湖北万村千乡全面铺开。
  与城里的超市不同的是,在中百仓储超市里,专辟了“农资农具柜”:农地膜、镰刀、锄头、方锹等农用生产资料一应俱全。
  5年来,程军将攻城掠地步伐从武汉的“金边银角”走向黄陂、新洲、江夏等市郊,迅速完成了“外资缺席”下的首轮扩张,并实施“上山下乡”的异地开店攻略。目前,程军在随州、京山、仙桃、天门、潜江、孝感、汉川、安陆、云梦、咸宁等地形成合围之势,直插安徽、河南、湖南、江西等周边省份,显出咄咄逼人之势,放手一搏第四环商圈,努力实现全国开店的梦想。
  
  1997年底,武汉第一家仓储式商店——武商量贩刚开业,中商平价超市公司马上成立。次年初,国际第三大商业巨头——家乐福悄然入汉。以连锁超市业态为主流的新一轮竞争拉开序幕。
  此时,武汉中百集团已被逼至江汉路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为突出重围,新任董事长汪爱群决定,将公司重点从百货业转向连锁超市,并由年仅36岁的程军担任中百仓储超市的总经理。对此,有些人颇为忧虑: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商业将主要以连锁超市形态来汉抢滩,中百仓储超市首当其冲。程军多年担任办公室主任,缺乏直接经商经验,能当此大任吗?然而,在与国际商业巨头的直面交锋中,程军带领中百仓储越战越强。2001年,中百仓储跻身中国连锁业20强。之后,其销售规模、利润总额连年位居武汉连锁商业第一位,成为引领江城连锁商业潮流的旗舰。以中百仓储为代表的连锁超市的崛起,改变了以往百货业在江城商界一统天下的格局。
  回顾几年的职业经理生涯,程军总结道:“在武汉开超市,我们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条件最好的。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关键在于扎根本土,坚持不懈。”
  洋超市进入武汉后,明亮的店堂布置、醒目的货品陈列、浓厚的购物气氛,让众多消费者耳目一新。程军十分欣赏洋超市的优势,但同时认定,消费者进入超市,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商品。他认为,只有拥有质优价廉的主打商品,超市才能有特色,才能吸引消费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程军得出结论:中百仓储要想与洋超市竞争,必须首先瞄准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实行“个性化经营,差异化竞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鲜商品即蔬菜、水果、鱼、肉、禽、蛋及熟食类面包、豆制品等,应该成为经营的重要内容。
  1998年6月,中百仓储第一家店——唐家墩店开业前后,程军便将洪湖鸭蛋、孝感麻糖、钟祥豆腐等荆楚土特产引入超市。之后,中百仓储广收民间宝贝,安陆萝卜、宜昌蜜橘、神农架野生猕猴桃等百余种省内土特产,走出乡野,登堂超市。
  从2001年始,中百仓储在省内二级城市大举扩张。每到一地开店,都是“税在当地交,人在当地招,农副产品当地找”。迄今,中百仓储在省内开了10多家市外店,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
  程军时刻都在强调创新,强调执行力。“做超市,如果没有新点子,不如辞职不干”,他很欣赏《细节决定成败》中的一句话:中国从来就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2002年,中百仓储正式实施“上山下乡”的异地开店攻略,打了一场漂亮的二级城市攻坚战。到2004年,中百仓储已经在湖北随州、京山、仙桃、天门、钟祥、孝感、汉川、安陆等地形成合围之势。
  如今,在湖北省的大城小镇,由于中百仓储的店是商品丰富、价格低廉、购物环境舒适,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垂青,每天顾客盈门,销售业绩步步提升……中百仓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北连锁超市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