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力谁最抢眼
根据数据,我们对1000大的分省市、区域及部分行业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
苏鲁粤入围企业数量居前三。在各省、市、自治区进入1000大工业企业数量排名中,前四名与2004年保持相同。其中,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以138家继续名列榜首。位列第二名的仍然是环渤海地区的山东省,有120家企业进入1000大。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以较为接近的109家企业排名第三。排名第四的浙江省与去年相比在数量上有所减少,由原来的71家减为今年的65家。随后的六名分别是河北(54家)、上海(53家)、河南(53家)、辽宁(48家)、山西(28家)、湖北(26家)。
如果按入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排名,冠军仍然落入江苏省,其入围企业主营业收入总和达10563.9亿元;亚军为去年的第一名山东省,共计10280.8亿元;季军为广东省,共计9931.5亿元。
在资产运作的效率上,沿海省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在企业资产周转率排名上,位列前五名的分别是浙江(157.24%)、广东(156.56%)、海南(148.68%)、福建(146.78%)、江苏(128.07%)。而西部地区入围企业资产周转率相对较低。
此外,入围企业数量最多的前5个省占全部1000家工业企业数量的42%、主营业务收入的47.9%、资产总量的41.7%、从业人数的38%。上述数据表明,1000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省份。
东部地区入围企业占据大半壁江山。按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共计拥有入围企业655家,占全部企业数的65.5%,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则占全部1000家人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7.26%;中部地区的8省共计拥有入围企业207家,占全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0.45%;西部地区的12省区市共计拥有入围企业138家,占全部入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2.29%。
与2004年相比,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入围企业数量有所增加;西部相应减少了13家,但主营业务收入则略有升高。这说明西部与东中部地区企业在规模和量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质上的差距逐步缩。
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三大经济增长极的表现仍然很抢眼。1000.kT业企业中,长三角企业占了25.6%,而珠三角地区有10.9%的企业入围,京津两地入围企业数稍显稀少,仅有49家,且主营业务收入也仅占全国入围企业的8.5%,而这一比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为24.9%和11.1%。这些数据说明京津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动机的作用仍未显现。
沿海地区优势明显。我们分析一下八大经济区域的1000大工业企业分布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以256家入围企业名列第一,北部沿海地区以223家入围企业名列第二,南部沿海地区以128家入围企业名列第三。上述三个沿海地区共计入围企业达608家,占全部的60.8%。第四至第八依次是黄河中游地区(113家)、东北地区(89家)、西南地区(85家)、西北地区(33家)。
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在去年屈居第二后,今年以22390亿元的入围总额超过去年的冠军北部沿海地区名列第一,而南部沿海地区以11548亿元名列第三。上述三大沿海地区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62%。其他依次是东北地区(12%)、黄河中游地区(9%)、长江中游地区(8%)、西南地区(6%)、西北地区(3%)。
1000大工业企业成为各地经济主力军。我们发现,各个省份中入围1000大工业企业所创造的产值越大,则该省的GDP总量越大;入围1000大工业企业的个数越多,则该省的GDP总量也越大,从而印证1000大在各地区扮演了国民经济主力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