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引进外资应循序渐进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3-10
  在中国政府开放金融市场的过渡期结束前夕,外资银行纷纷以入股中国本土银行的方式开始抢滩中国市场。大家开始思考,外资银行参(控)股我国银行业,是否有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是否会危及我国银行甚至金融体系的安全?
  从经营管理层面看,如何使贷款人的现金流量与存款人的现金流量特征相协调,如何正确地对存款与贷款进行定价从而尽可能为银行的股东创造价值,如何管理贷款人潜在的违约风险以保障银行的清偿能力,是银行经营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协调存款人与贷款人的现金流量是通过银行的金融产品开发业务来实现的。花旗银行在上世纪70年代推出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典范。不断地开发与营销新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存、贷款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成为花旗银行基本的竞争战略。
  银行的存、贷款产品的定价也是一个技术复杂的难题。如何科学地为这些金融产品定价,将直接影响银行股权的市场价值和银行投资人的利益。
  国外银行一般通过两种互补的方式来识别潜在的违约风险:一是雇佣高水平的信贷分析师并且保持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这是知识密集型路径;二是在建立客户综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技术、统计与计量经济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违约风险评估与控制专家系统,这是资本密集的路径。
  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现代商业银行已日益成为一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企业,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也日益依赖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技术与管理手段。而我国商业银行脱胎于国家分配信贷资金的计划机关,其金融产品开发、定价与市场推广、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与经验,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允许外资适度参(控)股,必将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产品设计、开发技术,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从而迅速提升竞争能力。不仅如此,引进境外银行作为我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甚至是控股股东,也将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良性竞争,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水平。
  在全球市场上追逐利润的外国银行资本,其目标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关的目标肯定是不尽一致的,因此,过度依赖境外银行资本,可能会弱化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危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因此,银行控制权市场的对外开放也不是完全敞开,而应该遵行循序渐进的策略。从时序上,我们可以依次开放不同的业务领域;从层次上,我们可优先开放地区性商业银行;从空间上,我们可以优先开放沿海地区。只要我们掌控金融体系的开放时序、层次与空间范围等主动权,境外银行资本参(控)股我国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就是可以控制的。
  当前,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与竞争能力,属当务之急,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在遵循强化监管与渐进开放原则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外资银行参(控)股我国商业银行。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