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2年国际商务师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国际商务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2年国际商务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国际商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练习题
问答题
1.国际分工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和混合型国际分工(即一国即参与和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国家间的横向国际分工,也参与和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的国家间的纵向国际分工)。
2.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1)国际分工的荫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世界大战以后)
3.大机器工业对国际分工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和规模迅速扩大,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大批商品使市场饱和,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生产的急骤扩大引起对原料需求的急骤增加。所以,大工业的快速发展无论从开辟丰裕而廉价的原料供应地角度,还是为不断增加的产品寻找销售市场角度,都更加依赖国际市场。
(2)大机器工业使英国成为了国际分工的中心,使其他国家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3)大机器工业改革了传统的运输方式,提供了电报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
(4)大机器工业打破了以往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封闭的市场,把各种类型的国家卷入到世界经济中。
4.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际分工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自然条件则是产生国际分工与其发展的基础;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资本的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上层建筑可以推动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进程。
5.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斯密在提出他的“绝对成本学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也称“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的国际分工理论之前,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接着斯密将运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斯密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6.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7.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说的三个主要结论是什么?
要素禀赋说(Factor Endowment Theory)的三个主要结论是:
(1)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8.西方国家关于国际分工的理论有哪些?它们的代表人物与代表着作有哪些?
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是亚当。斯密,其理论是“绝对成本学说”,代表着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代表人物之二是大卫。李嘉图,其理论是“比较成本学说”,其代表着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新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理论,代表人物是赫克歇尔和俄林,理论是“要素比例说”,代表着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
到了现代,还有里昂惕夫和基辛的“劳动熟练说”,凯南的“人力资本说”,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说”,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说”和格鲁贝尔的“产业内贸易说”等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理论。
9.什么是技术差距说?
技术差距说(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也称技术间隔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后经格鲁伯和弗农等人的进一步论证,关于技术领先的国家(技术之所以领先,则是过去对技术投资开发的结果,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或独立的生产要素),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
由于各国技术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始终保持着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富的或者在技术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技术差距理论补充了要素禀赋理论,并根据创新活动的连续性使要素禀赋理论动态化。
10.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它是用来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变化的理论。弗农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时期。此时期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利用其开发出和新产品垄断国内外市场。
(2)产品成熟时期。此时期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生产企业数量增加,仿制品增多,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面临着原料紧张与国外市场进入的难度增大的压力。为了绕开进口国的种种限制,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巩固和扩大市场,创新国家的创新企业纷纷到国外建立自己的子公司。
(3)产品标准化时期。此时期技术和产品都已实现标准化,生产者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成本和价格在竞争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此时生产地点的选择,则主要趋向于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品生产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创新国家的优势不复存在。国内对一些产品的需求开始转向由国外进口。如若创新企业还想保持优势,只能继续进行新产品的发明与创新。
上述三个不同时期产品的要素密集程度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产品创新时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所以要素的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在产品的成熟时期,知识技术的投入减少,管理与资本要素投入增加,要素的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在产品标准化时期,产品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更加微乎其微,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增加,产品要素密集性转变为劳动密集型。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处于不同时期具有的比较利益不同,即比较利益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