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老赖”资料将被曝光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12-23
   困扰期货业多年的客户失信难题终于等来了破解之道。记者日前从青岛证监局获悉,为防范期货客户穿仓后拒绝追加资金的失信行为,青岛证监局拟建立期货客户信用社会监督机制,将发生失信行为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资料向全社会公开。业内人士表示,客户失信记录的大曝光有助于营造诚信的期货市场环境,预计此举很快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由于期货市场采用杠杆交易,客户买卖期货合约并不必足额付款,只须缴纳比例较低的保证金即可。当极端行情来临之际,期货合约出现连续停板,部分仓位较重的客户容易发生保证金不足、且无法平仓出局的穿仓“现象”。根据交易规则,客户穿仓后,期货公司首先要用自有资金垫付,随后再向客户追缴。这就形成了客户保证金全部用完,还倒欠期货公司的局面。
  正常情况下,客户补足倒欠期货公司的资金即可;但少数期货“老赖”在发生穿仓后拒绝追加资金,在期货公司的反复追索下仍然拒付或者逃逸,造成的损失只能由期货公司填补。
  必须指出的是,这部分失信客户的违约成本非常小,通常只要换个期货公司就可以重新开户。“这对我们期货公司的影响确实很大。”上海良茂期货总经理张培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失信客户欠账不还、又跑去别的期货公司重新开户的现象并不少见。“期货公司总是欢迎各路投资者前来开户的,但我们很难知道客户的详细背景;客户一旦再次违约,期货公司又将陷入到旷日持久的追索之中。”
  事实上,期货界此前多次呼吁,建立期货客户诚信档案,用以杜绝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诚信档案的建立始终停留在“建议”层面。张培源表示,青岛证监局率先尝试建立期货客户信用社会监督机制,对期货公司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青岛证监局表示,客户失信后,相关期货经营机构进行举报。经过核实后,青岛证监局将视情把相关客户的不诚信记录通报辖区各期货经营机构,将相关客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资料在证监局和证券期货业协会网页上予以公示;乃至通报人民银行、各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监会驻各地证监局,防范此客户再次引发失信风险。
  “不诚信记录共享后,失信客户无论换至哪家期货公司,只要输入身份证号码,赖账记录就能被一眼识破。”张培源认为,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失信客户将无处藏身。
  实际上,需要建立客户诚信档案的不仅仅是期货界。今年11月底,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在北京正式启动。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启动仪式上曾表示,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诚信监管体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监管部门主导的客户诚信档案若能顺利推进,必将对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起到积极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