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
A.经营者使用了与知名商品近似但仔细辨别能够区分的商标
B.政府运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C.为与对手竞争,经营者以低于对手,但不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D.采取抽奖式的有奖销售,将最高奖的金额设置为5500元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A项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以及其他假冒仿冒行为;B项属于政府滥用行政权力行为;D项: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人民币5000元,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C项:不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属于正当竞争行为。
2[单选题] 你觉得某个以前和你关系要好的同事现在与你疏远了。对此,你会( )。
A.认为大家都在忙工作,正常现象
B.怀疑有人挑拨,查找这个人是谁
C.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无所谓
D.主动找对方聊一聊,看看是什么缘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作为同事应该和他们搞好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当出现题干中的事情时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主动找他,看看是什么缘故,不要让别人或等对方来找自己,自己主动更能表达自己的真诚,一起解决工作上的事。
3[简答题] 简述劳动争议协商解决的具体步骤。
参考解析:
(1)发生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
(2)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劳动者一方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工会参与或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工会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处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作为其代表进行协商。
(3)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应当积极作出口头或者书面回应。5日内不作出回应的,视为不愿协商。协商的期限由当事人书面约定,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达成一致的,视为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延长期限。
(4)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经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查,和解协议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将其作为证据使用。但是,当事人为达成和解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争议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仲裁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5)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可以依法向调解委员会或者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中心)等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单选题] ( )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A.数理统计分析
B.SWOT分析
C.财务报表分析
D.市场预测分析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在( ) 人员录用策略中,应聘者必须在每种测试中都达到一定水平,方能通过。
A.补偿式B.重点选择式C.结合式D.多重淘汰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人员录用的策主要包括:多重淘汰式、补偿式、结合式。其中,多重淘汰式中每种测试方法都是淘汰性的,应聘者必须在每种测试中达到一定水平,方能合格。
6[单选题] ( )是指基于劳动合同,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他人提供劳动的人员。
A.雇员B.用人单位主管C.雇主D.劳动力使用者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劳动关系领域,提供劳动给付的劳动者可表述为雇员;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可表述为雇主。雇员是与雇主相对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基于劳动合同,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他人即雇主提供劳动的人。
7[单选题] 实现( )是企业内部开展培训的优势所在。
A.资源共享
B.互助共赢
C.统筹安排
D.战略目标的确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实现资源共享是企业内部开展培训的优势所在。
8[单选题] 对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进行考评,一般采用( )。
A.行为定点量表法
B.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评方法
C.混合标准尺度法
D.以关键时间为导向的考评方法
参考答案:B
9[多选题] 劳动纪律的内容包括( )。
A.作息时间
B.考勤办法
C.考核制度
D.劳动任务
E.薪酬结构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劳动纪律是企业依法制定的,全体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其内容包括:①时间规则。作息时间、考勤办法、请假程序和办法等。②组织规则。企业各直线部门、职能部门或各组成部分及各类层级权责结构之间的指挥、服从、接受监督、保守商业秘密等的规定。③岗位规则。劳动任务、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职业道德等。④协作规则。工种、工序、岗位之间的关系,上下层次之间的连接、配合等。⑤品行规则。⑥其他规则。
10[单选题] 在岗位评价中,劳动强度要素不包括( )。
A.工时利用率
B.产量责任
C.劳动紧张程度
D.工作轮班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劳动强度是指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身体的影响,反映岗位劳动者的体力消耗和生理、心理紧张程度,其要素主要包括:(1)体力劳动强度,评价岗位劳动者体力消耗的程度;(2)工时利用率,评价岗位净劳动时间的长短;(3)劳动姿势,评价岗位劳动者主要劳动姿势对身体疲劳的影响程度;(4)劳动紧张程度,评价岗位劳动者生理器官的紧张程度;(5)工作轮班制,评价岗位劳动组织安排对劳动者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