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万众期待、引发讨论的热点话题。长期关注高考作文的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认为,2017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目“重读长辈这部书”,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的同时,更加注重考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鼓励考生用普通的语言表达生活化的个体思考这一趋势愈加明显。
“今年天津卷的‘重读长辈这部书’隐含着有趣的考点。”周志强说,首先它和现在所提倡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有内在联系,因为涉及到对长辈的评价和中华文化中重视尊老爱幼、重视家庭伦理等文化要素。他认为,“重读长辈这部书”以及所给的阅读材料蕴含了几个关键点:重读、分歧、共识。
首先最重要是“重读”。一方面这个题目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任何考生都有同长辈一起生活的经验,有过冲突,也有过欢乐。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重读的“重”字。这就意味着不能是原有生活经验的流水账式的叙写,而是要从原来生活经验中挖掘新的看法,得到新的认识,形成新的启发。
那么,这个启发的思想是什么呢?周志强说,材料里给出两个方向,一是共识,一是分歧。重点是从家庭生活经验来审视两代人或者几代人之间分歧、共识背后的有趣的社会文化内涵。
“第一,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大大降低跑题或者知识结构差异带来的困难。第二,鼓励考生用日常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日常感受和经验,不要‘假大空’。第三,题目也可以产生考分的差别:要想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就不能只写自己和父辈相同和差别,还要从这种差别和共识中发现特定的现实或历史的文化因素,这就需要从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这个题目,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视野。”周志强总结天津高考作文题的三个特点。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周志强认为,作为指挥棒,高考作文题鼓励考生用普通的语言表达生活化的独立的个体思考的趋势愈加明显。一方面,对个人生活经验的考量大于对公共思想的考验。另一方面,对表达能力的考量大于对知识储备的考量。
“简单来说,这些年的作文题目中大多是考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思考写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题目明显多于公共思想,像今年北京考题这样宏大叙事的类型,这几年是比较少见的。另外,从作文方式来看是越来越活,归根到底就是重视考生用普通的个人的语言抒写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高考作文不是选拔文学家,不鼓励学生写那种奇怪的所谓文学性的语言,而是希望考生学会要用普通的日常语言去表达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观察。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各地的考题包括往年的考题,这个趋势比较明显”周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