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的《2016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北京地区在本科及以上就业中,哲学专业的就业率最高。而其实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度会觉得哲学这门专业太过抽象,难以与社会上的具体工作相匹配,因此就业率会偏低,但现实往往给出了相反的判断,这种错误的主观意象被现实所推翻。而事实上哲学专业近两年来就业率偏高的原因,也都与这个专业本身的特点相关。
哲学专业特点
哲学是非常典型的具有长线学习逻辑的学科,与很多专业不一样,它的精准就业“从事哲学研究”,事实上是以博士教育打底的。所以,选择哲学专业的人一般来讲会有更长的深造预期,而就业率统计是包含深造率的,即考研课程和读博同样归类于所在教育阶段的“已就业”类别。
专业的价值归宿
哲学是人类文明最早熟的学科之一,几乎是人类一切学科的母体,也表征着这众多学科的价值归宿。在西方,修辞学和逻辑学是从这个母体中孕育出来的,数学与它密不可分,文学艺术也是与哲学伴生的;在中国,哲学与伦理学互相支撑,衍生出了内含现实关照和生存智慧的价值体系,并成为了漫长历史中中国社会得以云状的意识形态基础。因此,这个学科本身内藏着对学习者人格成熟、观察力透彻和知识体系完整的要求,而这些,在职场中远比专业本身是不是对口更重要。
选择专业的启示
专业对专业的优势是虚幻的,真正的机会差别其实存在于每个专业中顶尖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因此我们在做专业选择前,与其在众多的专业中纠结到底选择所谓的热门还是冷门,不如静下心来审视自我,挖掘自己的特长或潜力,发觉自己的优势所在,然后选定并专攻,得到的效果绝对比毫无目标盲目选择的来得好;如果专业已经选定,那就不要再左右摇摆犹豫是否要转换专业,而应该认准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历练打持久战的能力,也可以让自己的“术业专攻”达到较好的水准。
我们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就等同于自己的工作有了好的保障,其实不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选择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认准既定的目标,投入百分百的热情和努力,你一样可以成为冷门中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