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些「熊」孩子,
别人哭了,他在旁边拍手大笑;
别人很累了,他坚持要闹着陪他玩;
别人在玩的玩具,他突然抢走,怎么劝都不还给人家;
……
你是不是也想问,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这么一个词,共情。
首先,先来说说以下几个问题:
Q
&
A
我们常说共情,到底什么才是共情?
共情(Empathy),这个词近年来被炒得很热,成为育儿文章里的常客。但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它和另一个词——同情(Sympathy)——相混淆。
共情和同情都是高阶级的社交情绪,都需要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过区别也显而易见。
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感冒了,很难受,我说「哎,好可怜喔,多喝热水」,这是同情。如果你感冒了,很难受,我也很难受,就像我自己也感冒了一样,这是共情。
简单来说,共情就是,「把我当成你」。
目前学术界对于「共情」尚未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总的来说,共情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知,就是对别人的情绪、想法、意图等心理状态表征的认识和理解;二是情绪,就是对别人情绪行为状态的情绪性反应。
换句话说,共情也可以被称为「同理心」、「将心比心」,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讲求的是「感同身受」。比如能够关心他人、体谅父母、在别人难过的时候给予安慰、爱护小动物、大方不自私、友爱不霸道、当发现自己行为不受欢迎时及时更改……
共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
共情是个体社交和情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有研究者提出,一个人的共情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在婴幼儿时期会表现出共情。而多数现有的研究表示,后天的因素(如家庭、文化、同伴等)对儿童共情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儿童的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去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那么
身为家长,
我们该怎么做?
关键词1:情感满足
之前,我们在「如何让孩子自发地学会分享」(可戳文字回看)中,曾提到过这么一个故事:
研究表明,那些在2岁前拥有非常融洽、紧密的亲子关系的孩子,更容易分享。因为当孩子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就不需要用那么多东西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研究者还发现,比起其他婴儿会紧紧抓着毯子或玩偶不放,在亲密关系中长大的婴儿更愿意轻轻握着母亲的手指
同样,研究也表明,如果孩子自身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或与父母有着安全的依恋,他们的共情能力更强。
这就如同,如果一块海绵里没有多少水,它是很难将水挤出来的;当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得到足够的安全与爱,我们怎么能要求他将安全与爱释放给其他人呢?
因此,努力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如何,父母都是爱你的;无论如何,父母都在你的身边」,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多抱抱他、亲亲他、关注他、陪伴他。
或许有些家长觉得很简单,「我是多爱他呀,我花了好多时间……」
三个问题可以问问自己:他觉得我爱他吗?他真正需要我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情感需求)?他有需要的时候,我陪他一起度过了吗?
关键词2:情绪认知
依据霍夫曼的共情发展模型,随着儿童的认知能力提高、情绪体验不断丰富,他们的共情水平也就不断发展。
一些家长会有误解,认为孩子「应当」明白他人的情绪变化。
可是,如果这个孩子从未体会过愤怒、痛苦、烦闷这些情绪,或者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难过、害怕、害羞,他们怎么能理解他人的这些感受呢?
因此,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尤其是不同情景下同一个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同样是难过,有的人会流泪,有的人会抱着膝盖低着头),是我们需要努力为孩子提供的,这样才能丰富孩子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认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或体会到他人的情绪状态。
学习情绪认识,除了常见的图片、动画等方式,还可以加强自然情境下的强化。
比如妈妈和孩子一起做完家务,很累了,这时候,妈妈靠在沙发上,做出很累的状态,边做边告诉孩子「哎,好累啊」,让孩子知道「原来这个样子叫做‘累’」。
此外,情绪小游戏也会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鬼脸五连拍、火山爆发啦、猜猜我怎么了、绘本/故事演绎、情绪放大与缩小、寻「情」记等等。
关键词3:以身作则
言传不如身教。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好共情孩子,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要共情我们,甚至共情其他不熟悉的、或不相关的人?
所以,当孩子哇哇大哭,千万别对他吼「一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吵死了!哭什么哭」,或是仅用一句「没事,都会好的」、「好了好了,不要哭了啊」来敷衍他,而是尝试去体会他的感受,如轻轻抱住他说「我想你可能很难过,辛辛苦苦搭好的房子被推到了,现在又得重来,感觉刚刚都白做了」。
当然,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共情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你的「共情」没有真正「共」到孩子的「情」,或许会适得其反。
什么叫「没有共到情」?以上面的例子为例,你觉得孩子哭可能是因为「房子被推到了、努力白费了」,你怎么知道不是「房子突然倒下,吓坏了」呢?也有可能是「房子倒下,碰上了手」呢?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是足够了解孩子,另一方面是要尝试与他核对(如「是这样吗」)。
关键词4:扩大关注
对于儿童来说,可能理解家人或亲密朋友的情绪状态相对来说不那么难,研究表明,儿童更能对这些熟悉的人产生共情感受。
因此,尝试帮助孩子扩大自己的关注圈:多交几个朋友,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倾听一段演讲,听听别人的遇见和心声;观察公园里游玩散步的人,和他们打招呼,然后一起探讨他们可能在想些什么(换位思考);出门走走看看,感受到世界还有那么多美妙的体验……
共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它是在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进入他人的世界,想他人之所想,感他人之所感。
当然,共情也是我们能够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努力的重要内容。
zxxzxb_yuloo添加关注公众号,或下拉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实时推送相关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