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筑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通过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在不断提升港口主业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新平台,延伸物流服务链条,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与运营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为港口蓬勃发展积蓄了后劲,港口生产始终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
多元投资:搭建更高发展平台
在新世纪之初,全国港口新一轮发展高潮中,龙口港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一场旨在破除旧的思维定势、树立跨越发展信心的大讨论随之展开。龙口港中层管理人员考察了周边港口,对照自身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领导集体也在思索:资金、货源、机制这三个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该如何突破?答案是:招商引资,“借鸡生蛋”。
按照“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他们将招商引资的目标,锁定在腹地内与港口货源对路、具有发展潜力的大的客户和贸易商身上。从第一个合资码头成立起,包括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0多个国内外公司参与到港口的建设中来,合同资金56亿元,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项目总额突破30亿元。建成了10万吨级深水泊位2个,5万吨级深水泊位6个,港口的通过能力快速提升。自2004年开始,龙口港年吞吐量以5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07年完成2678.7万吨,2008年突破3000万吨。
沧海桑田的变化在龙口港屺坶岛深水港区继续上演着。这里自然水深-15米以上,最大水深-21米,后方陆域土地广阔,具备建设深水泊位的良好条件。2004年,龙口港将建设的重心转移到这里,与国家投资公司、南山集团三方合资开发的屺姆岛10万吨级深水码头。不久的将来,20万吨级原油、矿石码头、20万吨级航道工程和4个10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也将在这里规划建设,担当起国家北煤外运出海口的重要使命。
“多元化投资带来的不仅是港口规模的迅速膨胀和码头功能的提升,与之相伴的还有货源结构的优化和主业运营效率的升级。”龙口港集团公司总经理孟祥罡说。多元化投资彻底改变了龙口港货源单一的状况,一个由煤炭、铝矾土、液体化工品、矿石、集装箱组成的货源体系初步建立。预计到2010年,龙口港煤炭、矿石吞吐量将突破千万吨,集装箱将达到30万标箱,渤海南岸最大的原油、成品油和化工品储运和中转基地初具规模,龙口港的比较优势将更加明显。同时,龙口港致力于健全营销组织体系建设,以“个性化服务”为切入点,延伸服务领域,细化服务项目,在港口服务的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构筑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营销体系,将“个性化服务”打造成港口的“金字招牌”,转化成港口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与深水泊位并称为龙口港“三大工程”的进港铁路工程和5万、10万吨级航道工程的建成和开工,标志着龙口港现代物流核心功能的提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7年,大莱龙铁路龙口港进港线全线贯通,开辟了龙口港铁路集疏运的新纪元,贯通港口西部腹地的德龙烟铁路和黄大铁路也已列入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正在筹备和建设中。2008年铁路年集疏运量为300万吨,到2010年将突破1000万吨。以5万吨级航道工程完工和10万吨级航道工程开工为标志,龙口港基本完成了战略性结构调整和硬件功能的升级,为港口今后的发展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独辟蹊径:紧紧瞄准非洲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以来,中非经贸合作交流步入了加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企业在非洲国家中标的援建项目普遍进入繁忙的建设和施工阶段,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用量大幅度增加,中非间贸易额连续8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与国内其他一些企业纷纷主攻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不同,龙口港和众多腹地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非洲市场。他们打破全国大多数港口按货种组货的固有模式,大胆实行按流向组货。历经6年的培育、发展,一个较为成熟的中非贸易物流平台在龙口港已初步形成,出口非洲杂货班轮已成为其品牌物流平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口港物流基础设施齐全,可完全满足中非杂货装卸、储运的功能需求。水泥是出口非洲的基础货源,将水泥作为压舱货,在水泥船顶部配载设备、机械、钢材等杂货可以有效满足非洲市场需求批量小、品种多的特点,进而大幅降低国内企业出口非洲的综合物流成本。山东是我国水泥产量最大的省份,港口腹地内汇集了山水、丛林、中联鲁宏等诸多大型水泥生产厂家,特别是直接腹地的丛林集团的水泥主要出口非洲。随着港口“大包水泥效率”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水泥这一支柱性货源的出口量保持稳步上升态势,这为龙口港打造最大的中非贸易港奠定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从非洲回程的石油、矿产、木材等资源也极大满足了山东省及周边腹地工业发展的需要。以水泥为基础,吸引全国区域性大宗杂货聚集港口,在龙口形成杂货集散地,再发挥港口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作用,以供应链集成商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全程服务,从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客户的物流成本,这种综合物流平台的打造是现代港口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关键。
为此龙口港集团公司成立非洲杂货班轮事业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营销、生产、代理、服务四环节的综合服务力量,为中国援建非洲公司提供集采购、运输、代理、堆存、配载、装卸、加固为一体的专业化、系统化、精细化的物流服务。目前,中信国华、中国路桥、中基集团、中国水利水电、中国国际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浙江中胜等200余家单位与龙口港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辐射到海南、广东、福建、内蒙古、陕西、四川、上海、吉林等全国大部分省份。龙口港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非洲杂货物流平台,拥有出口非洲的杂货班轮每月达6至8班,主要挂靠安哥拉、刚果、尼日利亚等国港口。中非杂货班轮发展至今,龙口港仅水泥单一货种就占全国出口非洲总量的38%左右,成为中非经济贸易发展的亮点。
物流“脉动”: 插上亿吨大港的翅膀
“港口物流已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在龙口港周边建设综合物流园区、港航服务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全力打造集运输、加工、商贸、口岸服务、信息处理和人才交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是龙口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孟祥罡总经理坚信,在全国港口都在加快实现从传统装卸港到现代物流港的转变的时刻,龙口港不可能再次错过机遇。围绕构建“大市场、大物流”格局的战略构想,他们把建设现代物流和临港产业作为推动港口大发展的两个“翅膀”,新一轮招商引资随之拉开了序幕。
新加坡康基集团首先与龙口港牵手,山东西部腹地第一个内陆物流中转场站———潍坊青州港天物流中心拔地而起,这意味着以铁路为依托,把龙口港向西推进了200多公里。2007年上半年,首个液化品中转站在寿光建成投产,它将与港口码头和罐区相呼应,实现由海运进境的石油化工品,经龙口港储存和中转,通过铁路运达内陆场站,再输送到工厂的流程,推进港口码头向内陆延伸。龙口港还启动了30多公里重点客户铁路专用线,将铁路线直接延伸到内陆城市群的主要货主,从根本上实现由传统港口物流的“港到港”服务,向现代物流要求的“门到门”服务的转变。这种转变对龙口港来说是划时代的,它意味着龙口港已经摆脱了传统单一运输中转节点的定位,真正参与到更广阔的物流链的优势再造之中。而作为现代物流重要支撑的临港产业,也正在港口周围集聚着。与丛林集团和新加坡新龙公司合作兴建的年生产水泥10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项目业已建成;在占地800亩的液体化工区,新加坡康基集团30万立方米燃料油保税罐区、龙口合瑞达公司20万立方米成品油罐区、印度海玛德里公司煤沥青罐区、齐鲁石化的液碱及原油罐区、博汇纸业的液碱罐区等纷纷布局,临港液化品的集群效应正在显现。
延伸纵向服务链条,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物流链,是龙口港发展现代物流的又一突破口。山东海港煤炭储配项目是他们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发展“海上煤炭”的战略构想下,龙口港整合海上煤炭运输优势和龙矿集团煤炭资源的优良配煤特性,启动了煤炭储配项目,打造产、运、配、需为一体的煤炭转港供应中心模式。依托煤炭储备配送基地,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与省属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双方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了山东龙海煤炭配送有限公司,利用国内外各种煤炭资源,运用先进科学的配煤技术,将西部含硫量较高或其他指标有缺陷、不能直接燃用的煤炭,与其他的具有突出配煤特性的煤炭进行科学掺配,按照用户的需要向燃煤企业供给优质洁净煤炭。该公司先后与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煤炭销售集团、香港中汇能源集团等数家大型煤炭产运销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可获取上述企业提供的不同煤种优质煤源2000余万吨。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拓宽龙口港的业务范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和煤炭资源的集合优势,大大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年可增加港口吞吐量10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近亿元,并可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升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龙口港未来的总体战略目标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6~2010年为加速转型期,重点构筑主业优势,以煤炭为核心发展和完善港口业务,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第二阶段2011~2015年为基本成型期,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吞吐量达到9000万吨;第三阶段2016~2020年为调整完善期,重点发展和完善龙口港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中转分销基地及渤海地区重要的能源运输基地的功能,继续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园区,凸现港口对城市经济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成为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大港,吞吐量达到1.2亿吨。
触摸龙口港现代物流的“脉动”,让人感到一种更强劲的力量奔涌而来,龙口港已经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上。“依托港口现有资源,横向联合发展面向所有客户的平台式物流,纵向联合延伸物流服务链,发展独具特色的链条式物流。”孟祥罡总经理认为,龙口港应充分利用港口的这种双重特性,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与上下游关联产业以及优势战略资本的战略联盟,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和谐共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