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东启西的安徽,拥有发展现代物流的区位优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在规模经营、管理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挑战更为严峻。
物流发展方兴未艾
货通天下,其利滚滚。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加速器,每一步发展,都在为企业赢取更多的财富。
“10年前要把服装运到上海港口,首先要自己到处找大货车,自己押货运送,两天多才能到。因为麻烦,又怕货不能按时送到,很多单子不敢接。”合肥永利制衣公司负责人说。而现在,货物备齐,只要一个电话,货车就及时上门,10个小时送到上海宝山港,13个小时到洋山港。“不但运输成本降低了,而且不用自己操心。”
物流产业的发展,让企业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形式中解放出来,降低了产品销售成本,提高了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它也促进了新型商业企业和业态形式的发展。这一产业,已成为我省提升经济外向度、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调查显示,2008年,全省营运载货汽车近30万辆,重型车比例超过12%,厢式货车的比例近25%。全省道路货物运输业户近15万户,其中100辆货车以上的企业近600户。全省资产超过2000万元的物流企业66户,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有115户。
“我省物流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特色。”省运管局局长魏士彬介绍,合肥充分发挥省会的综合运输网络优势,以物流园区为载体,形成了机械装备、家电为主的制造业物流;马、芜、铜等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以港口为主的原材料及机械装备、汽车等物流业;皖北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大流量的煤炭、农副产品物流,如火如荼发展。
物流业的腾飞,离不开基础设施这一良好载体。截至去年底,全省在建重点物流项目167个,总投资223.亿元。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另一支撑。省运管局对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593户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其中224家拥有办公自动化系统;191家拥有经营业务信息系统;一些优秀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已经赶上了国内同行。
承东启西的安徽,拥有发展现代物流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设施,提供了良好硬件基础。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创造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是从整体上提高安徽企业和安徽经济竞争能力的需要。“物流业是安徽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上升空间!”专家如是判断。
产业升级遭遇“瓶颈”
不可否认的是,安徽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整体货运枢纽站建设滞后,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运输系统;经营主体分散,缺少主导市场的大型运输企业;集装箱车辆、厢式车辆、冷冻车辆等各种专用车辆所占比例较低。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心存疑虑,对专业物流服务质量缺乏信心,这大大制约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合肥市物流行业协会会长孙宏斌分析。2008年,我省167个在建重点物流项目中,第三方物流项目仅57个,占比仅为34%,约三分之二的项目仍是工商企业自营物流项目。
企业坚持“内部作业”,确实有自己的苦衷。“服务不专业、可靠性差。”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有货物发出去不见了,跟物流公司反复扯皮,结果2万多元的货物,最后只得到5000元的赔偿。
一间办公室、几辆货车、几个司机、送货员,这就是合肥多数物流公司的基本构成。我省物流企业,要不只是个体运输户的“升级版”,要不就是传统工业运输、仓储、批发企业的延伸。“这样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仍然是一种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造成效率低下,运力浪费。”专家呼吁,要重点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一批具备大型仓储、干线运输、连锁配送、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等不同特色、网络覆盖全国的物流企业。
此外,物流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诸多环节,有营业税重复征收的问题。而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公益性基础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这方面政府性资金投入不足。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安徽物流业做大做强。
企业期待政策扶持
专家介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2009年成为安徽物流业最为困难的一年。物流业将进入增长趋缓、结构调整阶段。客户要求高、运营成本高,市场波动大、经营风险大,服务价格低、企业利润低,将成为总的基调。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物流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要尽快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新政策。”采访中,不少物流企业负责人呼吁,要制定车辆通行费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和汽车列车,运用经济杠杆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标准化的车辆。应建立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照农村客运站的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对物流信息化、物流新技术研发应用以及高端物流人才培养给予资金扶持。
此外,专家建议,当前要大力推动企业物流外包,形成“双赢”。企业内部物流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制造业可以更低廉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也会有所增加。让物流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抱团取暖”,共同克服当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