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活越来越不好干了,当初跑广州一趟运费大约在一万,而现在5000块还有人和你抢生意”胡家宁感叹中带着一些不解。胡家宁是绍兴中国国际轻纺城物流中心(以下简称“物流中心”)内的一家物流企业的货车司机。
犯愁的不只是胡家宁。入驻中国国际轻纺城(以下简称轻纺城)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张先生向记者抱怨,“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但又找不到合适的专业物流公司”。
而像轻纺城这样的专业市场在全国并不少,但为其服务的各类专业物流服务市场,由于公平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服务配套设施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双方的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两业”联动亟需相应的平台和桥梁,更需要其在功能和服务范围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平台待升级
“从理论上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形式,将轻纺城内的货源和物流中心的车源信息结合起来,帮助双方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物流中心的高青云(化名)略带着自嘲的口气说,“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2004年我们就做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做到现在,平台上的信息却越来越少”。
中国国际轻纺城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物流中心开发的180多条运输专线,很容易使轻纺城内的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发布的信息自然会越来越少。
“从功能上讲,轻纺城是绍兴地区纺织类产品的集散地,物流中心则是为轻纺城提供配套服务”高青云认为,“传统物流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制约轻纺城的发展,应该将加工、联合采购、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外包服务入市场服务范围,将打造集商贸、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型专业市场,成为发展的主方向”。
“轻纺城边上有一个纺织品原料市场。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如果由物流中心为其提供配送服务,将绍兴的纺织品生产企业都纳入该体系当中,即完善轻纺城产业链条,又可以统一配套,降低了双方的物流成本。可谓是一箭双雕。”高青云不无遗憾地说,“我们尝试过,但是认可这种做法的企业比较少。”
“专业物流服务交易市场,应该组织形式多样的物流供应见面会、洽谈会,为制造业物流供需衔接创造机会和条件。”有关专家建议。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的《关于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政策建议》中指出,物流服务交易市场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应打破区域封锁和地方保护等行政垄断,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资源规范、有序、高效流动。”
共享是纽带
信息共享是物流服务交易市场运作的重要保障。欧麟咨询总经理王祖锦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不能互通互联,信息资源不能有效的交换与共享。”
事实表明,企业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市场竞争法则,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是否能有效地发挥组织机能,更需要在这个全球化的供应链条中具有协同工作的能力,供应链的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竞争的核心内容。
“供应链的竞争非常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协同需要海量信息的共享和快捷传递,这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基础。”王祖锦分析说,“许多企业都认识到IT系统在供应链协同中的重要地位。企业具有相关完备的信息系统,但是与它相关配套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还不完善;有的则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备各自的系统,但是多方的系统并不匹配。这两种情况都阻碍了信息共享,进而影响了供应链协同”。
应该说,建立信息共享基础之上的公共信息平台,是物流服务交易市场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而作为公共信息平台的两个主体――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为何迟迟不能对接?
北京易通交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逄诗铭表示,“在我们服务于许多跨国公司中,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完全将我们的数据与它的信息系统对接的公司。而是通过若干接口,用电子表格的方式传统信息,然后对方再将其导入到自己的系统中。”
“这种操作方式对制造企业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双方信息能够共享,制造企业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货损、货差、仓储及配送等等信息,对企业掌握生产和营销管理都大有裨益。反之,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企业的及时决策也会有很大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共享对“两业”联动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运输、仓储等环节,而是贯穿于供应链的始终。王祖锦以汽车产业为例,向记者详细阐述了信息共享在产业链中的重要作用。“汽车生产企业每年不仅要制定年度销售计划,还有月度计划及周计划。相对于年度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需要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做出流动调整。这种滚动调整是从前方的需求变化拉动的。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主机厂及时了解市场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另一方面,主机厂生产计划调整,作为其上下游企业――供应商和销售商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相应的配合。计划调整涉及到销售商、主机厂和供应商的信息系统,要使主机厂的需求变化,让供应商能够及时知道。因为信息变化涉及到零部件、车型等很细微的环节。信息系统共享会大大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
因此,制造企业在企业物流管理流程规模化、核算精细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使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建立面各上下游客户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及进采集和对接,是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机制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标准需统一
如果说专业物流交易服务市场功能的完善,有赖于以信息共享为前提的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那么物流信息标准的不统一则是当前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平台之间难以对接,使“两业”难有交集。
物流服务交易市场的运作不单单依托物流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密切配合。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中众多的中小企业,也使物流服务交易市场公共信息平台的运作并不理想。
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认为,一是中小企业多,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发展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物流行业信息化在中小企业难以推动。因此,要实现物流服务交易市场内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对接共享,制修定物流信息领域的行业规范是当务之急。
在今年3月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已将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公共服务平台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
目前国内标准的制定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行政强势,即政府及相关协会制定标准;二是市场强势,即在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想让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逄诗铭倾向于标准制定的市场强势。他认为,行政强势制定标准,其标准容易掺杂过多的部门利益因素,而且由于行业的局限性,使标准或多或少偏离于市场,不利于标准推广,甚至会制肘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而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化难以推动的行业特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政府投资的方式研制一些低成本的甚至是免费的中小企业信息系统,让中小企业免费用,这样的好处是统一电子单证的标准。企业一旦用这个系统,大家便都是统一的标准,规则、格式、单证、传输共享不会有后顾之忧,还可以促进产业的标准化。
在逄诗铭看来,标准的制定与信息共享除了技术问题之外,企业观念问题也阻碍了“两业”联动的发展。构建物流市场服务体系,一方面,必须要以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互信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物流服务交易网络与政府监管信息网络的对接,利用政府掌握的相关信息资源,促进“两业”的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