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港口露端倪 发挥物流“加速器”

来源:来源于网络发布时间:2010-06-17

   日前,在中国交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特种物流年会上,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获得了“2010年度中国特种物流行业典型示范单位”称号。会上,青岛港副总裁成新农向记者讲述了青岛港在建设国际大港方面的经验,以及他对第四代港口物流的看法。  
     成新农说,金融危机给全球港口物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集中的体现就是吞吐量下降。这种冲击,从根本上讲,是对港口物流原有发展方式的冲击。因为港口之间的竞争,其本质上是港口所在的物流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这,也正是第四代港口的竞争特点。  
     为此,成新农强调,要积极培育港口功能要素,积极促进第四代港口物流的发展,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方向问题。只有找准港口物流的发展方式和路径,才能真正发挥出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加速器”作用。  
     融入供应链  
    “以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现代供应链和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加速发展为背景,世界先进港口已不仅仅是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临港工业和商务服务中心,同时也成为国际商贸活动链上的重要环节和现代物流基础平台。”成新农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第四代港口初现端倪,昭示了港口物流的发展方向。  
     据成新农介绍,在第四代港口建设中,港口将逐渐从一个枢纽中心转变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强调港口之间的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化的作业和敏捷的服务,以形成柔性港口,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链接。  
     而第四代港口物流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在建设航运中心或者物流中心的基础上,提升到更加强调自身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提升的本质,在于港口从静态的、节点型的角色转变到动态的、网络型的角色。在完善“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强调物资和信息必须在港口快速地流过,可以极大地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为客户带来高增值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港口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当前港口物流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港口的物流发展必须致力于‘大物流’、‘一体化’、‘虚拟链’的推进。”成新农说。  
     所谓大物流,就是指港口物流必须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而现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服务,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与腹地市场体系,依托港口附近的物流园区,开展腹地运输、报关、报验、包装、库存管理、提供金融、保险方面等一体化整合服务。同时,港口物流必须是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的高效虚拟供应链,供应链的任何一环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依托虚拟链形成覆盖全球的虚拟港。  
     因此,港口除了继续发挥其装卸功能、转运功能外,还应主动联合供应链上的其他重要企业,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供应商,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构建一体化、无缝隙的供应链物流网络,延伸港口的物流功能,在提升供应链整体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积极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港口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港口功能升级,青岛港在发展第四代港口物流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新农告诉记者。在推进第四代港口发展的工作中,青岛港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凝聚港口物流发展成本领先新优势。积极推进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开启生产效率“秒时代”,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十五”以来,青岛港港口年吞吐量增长了近3倍,综合能源单耗却下降了29.7%,年均降低4.1%。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推进第四代港口物流发展,奠定了竞争优势。  
     二是推动合资合作,率先实现全球先进的关键的物流生产要素向青岛港集中。多年来,青岛港以不可复制的码头资源合资合作为纽带,大力推动港航联盟。为了提升港口在国际物流中的竞争地位和实力,青岛港以资本运作,从三国四方、三国五方到三国六方,积极引进世界船公司,成立合资码头。加强与货主、大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与莱钢、济港等大企业,成立战略港货联盟。与威海、日照成立码头合作公司,与连云港、石岛、烟台港等省内港口建立合作,发展支线。  
     三是大力推进内陆腹地战略节点的布局,不断壮大集输运体系辐射范围,建立了港口物流发展的网络体系优势。在内陆腹地市场的开拓上,青岛港率先在全国建立办事处,并与铁路、公路、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在内陆腹地进行战略性布局;并且积极联系海关等口岸部门,在内地建设无水港,将码头功能延伸至内陆腹地。  
     四是加大港口信息化技术改造,推动了港口物流发展与客户服务水平提升的有效对接。多年来,青岛港一直用信息化带动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在促进物流成本节省的同时,更加方便于客户,增强了对客户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此外,青岛港还不断整合港口资源,于2002年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港口物流建设从无到有已初具规模,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功能。“在向第四代港口物流发展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空前挑战,青岛港吞吐量逆势上扬,完成3.15亿吨,同比增长5.1%,稳居世界大港前七强。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2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跻身世界集装箱大港第9位。“不仅青岛港,国内很多港口都在向第四代港口迈进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我感到,与第四代港口物流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成新农说,要以现代物流的理念重新审视港口在装卸、工业服务、商务、信息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和特长,利用设施、网络、技术等资源,加大对港口传统主业的改造,促使港口物流服务活动的柔性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提高港口物流的综合协调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由传统港口物流的“港对港”服务向现代物流要求的是“门对门”服务的转变。  
     充分发挥港口在连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各要素资源方面的界面作用,在转换机制、拓展功能、延伸服务领域和范围方面,加快国内物流运作的市场化进程,加速港口国际物流活动的步伐,参与全球物流活动的国际分工,实现港口物流机能的多样化,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于一体,提升现代港口服务功能的综合化。“着眼于港口物流与社会化物流组织的分工与合作,大力推动港区联动发展的进程,以港口物流带动临港制造和加工业的发展,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涵盖港口物流、社会物流、临港制造加工、服务等产业组织集群,实现港口物流的产业化发展。”成新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