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学生更需心理关怀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时间:2008-06-10

健康观察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不少考生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焦虑了。专家提醒说,这种“考后焦虑”如不及时调节,将严重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


    现状
    七成考生有不同程度的“考后焦虑”


    随着高考最后一科在8日下午5时结束,厦门的1.6万名考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真是太累了,是该好好轻松一下了。但记者在昨天的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反而比考前更加焦虑了,不少人还出现了睡眠障碍,彻夜未眠。


    小林家住前埔,就读重点高中。昨天,他告诉记者,由于长时间备考,他感到睡眠严重不足,就在考前一天,他还“发誓”说考完要连睡3天3夜,但在6月8日考完的当晚,他却失眠了——闭上眼睛脑子里是一大堆试题,想到自己“文综”没答好,心情就愈发焦虑烦躁,压力反而比考前更大了。


    一位考生母亲也给本报“健康新闻”打来电话说,她的女儿雯雯在两天的考试中,不停地说“真没劲,烦死了”,情绪很不好。考试结束之后,雯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答案、计算分数,结果心情越来越糟。


    据了解,虽然高考才结束两天,但像小林和雯雯这样出现考后焦虑的考生不在少数。一位教育界权威人士告诉记者,虽然高考结束了,但高考带来的紧张其实远远没有结束,接下去填报志愿、等待录取通知更“煎熬”人,考生在考后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他透露,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60%—70%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考后焦虑”。


    分析
    过度关注结果是病根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湖滨中学高级教师刘平超根据经验,把考生常见的问题概括为四种情形:1、自责倾向:这种学生往往因为感到考得不理想而有强烈的懊悔,对考试过程中的失误,对几年来学习过程的自我否定,都会让一些考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行为,甚至会有自虐冲动;2、悲观失望:觉得自己考得不满意,没有达到预期水准,以为不能上理想学校,从而有明显的挫折感,导致情绪低落、沮丧郁闷;3、焦虑紧张:为数不少的学生会有持续的焦虑感产生。因为对考试结果的担忧,使得部分考生情绪难以稳定,会感到明显的烦躁不安;4、茫然无聊:有的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因为失去了具体目标或动力,会感到不知所措,生活没节奏,找不到方向,先是无所事事整天昏睡,而后会有寻找刺激或发泄的冲动产生。


    对策    用平常心态面对考试结果


    中科亚健康心理咨询中心梁志坚博士说,有些家长知道孩子考得不理想,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却表现出很失望、很痛苦的样子,无形中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考生的“考后焦虑”问题,首先,家长要有一个平常心态。家长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苛求结果,只要孩子努力了,不管考试结果如何,家长都要无条件地接受现实。在孩子焦虑时,家长要告诉他们,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高考不是惟一出路,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其次,老师不能总用升学率来教导考生,也不要拿以前考得好的学生作对比。建议老师帮考生做好心理准备,为未来做一个规划:如果高考落榜,以后将如何奋斗,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如果成功了,进入理想大学后要怎样生活和学习等。此外,考生本人也要把心态放平和,学会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刘平超老师则提醒家长,如果自己的孩子觉得成绩不理想,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的变化,观察孩子是否有行为退缩,比如一个人躲在家里连家人都不愿见,特别不注意个人卫生及其他怪异行为。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是否非常大,如容易发脾气、哭泣、伤心、愤怒等;吃的特别少或者特别多;睡不着觉或者嗜睡、睡不醒;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反常。如果发现以上问题,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可能产生了心理危机,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