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求职者排队应聘富士康 答70道心理题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8-16

    70道心理测试面试题

    绝大多数人没走到这一关

    8月14日上午,富士康科技集团同时在省、市人才市场揽下多个展位,面向社会广纳贤才。不过,在省人才市场招聘的人员,是为将在郑州航空港区的综合保税区开工的手机整机项目储备人才;而在市人才市场招聘的人员,将来要在郑州出口加工区的IT零部件项目上班。

    不少人拿着郑州晚报前来应聘,这些应聘者说,就郑州晚报对富士康招聘写得细,要好好参考一下。

    富士康招聘现场:火爆异常,人满为患

    省人才市场:应聘队伍从红旗路排到黄河路

    14日早8点左右,省人才市场门前的队伍分成两队,从红旗路沿经二路一直排到黄河路又沿黄河路向东排开,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冲着富士康来的。

    一直到10时许,这个长长的队伍都是有增无减。

    对于省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阵势,今年除了刚过完年的那场春季人才专场招聘会,这还是头一次。

    看到这么多求职者,8点30分,省人才市场决定提前半个小时打开市场大门,人们一溜烟跑向富士康展台。

    当天,富士康在省人才市场设置8个摊位,一溜排开,为综合保税区手机整机生产项目招聘管理和技术人才。

    另有一个摊位,是出口加工区项目在此的常设展位。

    一整天,这9个摊位前全都人满为患。

    市人才市场:几十家单位的应聘者不如富士康一家多

    与富士康公司招聘在省人才市场的巨大号召力一样,当天,富士康公司出口加工区项目在郑州市人才市场举行的专场招聘也是人满为患。

    位于市人才市场三楼的招聘专区,富士康公司独自占了东边顶头的6个展位中的5个,富士康公司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

    直到11点前后,5个招聘展位中的两个,应聘者才减少。应聘者张辉(化名)说,他刚刚从省人才市场富士康的招聘现场赶过来,看看这边要招什么样的人,打算再投一份简历。

    与富士康公司招聘的火爆状况相比,大厅里的其他几十家招聘单位的应聘人员只能说稀稀拉拉了。前往这些单位面前的应聘人员加一块儿也没有排在富士康公司展位前的人员多。

    他们为啥舍弃现在的工作来应聘富士康?

    周六早上7点刚过,坐了一夜火车的刘刚(化名),一出郑州火车站就奔向省人才市场。

    刘刚老家是陕西的,两年前大学毕业后应聘到长沙一家国企上班,月薪2300多元,听说富士康在郑州开厂并大批招人,他很高兴。

    因为在刘刚看来,如果能到富士康工作,工资比现在高是肯定的,最重要的是他可以离家近点。

    记者在现场发现,很多人都和刘刚一样,原本在外省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因为离家近、工资也不会低的原因瞒着单位回来应聘富士康。

    与刘刚骑驴找马不一样,于乐(化名)直接辞职来应聘富士康了。因为他自信,他在上海一家几乎与富士康一样的代工厂工作,这家工厂没有富士康规模大,但做的工作比富士康更精细。

    于乐说,他家是三门峡的,父母也特别希望他回到离家近的郑州工作、安家。

    与于乐的想法相同,在市人才市场招聘现场,老家为河南汝州的女孩陈清(化名),在昆山的富士康公司上班两年了,听说富士康公司在郑州建厂、招人,毅然辞掉了那边的工作。“我在昆山的富士康公司上班两年了,一直觉得挺不错的,这次想应聘到郑州的公司,将来回家也方便,不会跑恁远了。”

    富士康选人看中什么?

    虽然应聘者把富士康的展位围得水泄不通,但很多人并没有如愿进入招聘人员的“法眼”。

    在市人才市场,记者观察到,首先,当天招的人主要都是技术人员或中层人员,没有招普工,所以前去应聘普工者,一律没有机会。

    其次,除了针对机械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招聘外,其他的岗位几乎都要求具有工作经验。而且,工作经验甚至差几个月都不行。

    再次,应聘者以往的工作经验或专业要与富士康公司的招聘岗位要求高度相同。比方说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即使学的是机械专业,如果“此机械”不是富士康公司要求的“彼机械”,也同样被拒绝。

    富士康注重应聘者三大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只有你的专业和工作经历与应聘职位相近,入围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此外,部分职位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

    面试问什么?看看下面的考题

    记者发现,与出口加工区项目先收求职简历再通知复试考试不同,省人才市场的这次招聘,全部当场发给通过初试的求职者面试指南,然后由专车将这些求职者拉到中州皇冠假日酒店继续下面的流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呢?

    记者和部分亲友团一路跟踪至中州皇冠假日酒店,发现下面的流程其实很简单,求职者出示二代身份证和学历证原件后,各自领到一张富士康科技集团应聘人员基本资料表和一张新进员工职系——资位预核表。

    然后应聘者分批进入会议室“考试”,但这个考试并不考英语和数学,只让每个求职者答了70道心理测试题。

    这些心理测试题都是什么,不妨来看看几道考题。

    a.如果周围有喧嚷声,不能马上睡着

    b.常常思考将来的事情并感到不安

    c.一整天孤独一人时常常心烦意乱

    d.经常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e.尽管是微小的失败,却总是归咎于自己的过失

    f.往往因为极小的愉悦而非常感动

    g.常常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h.常常与初次相见的人能愉快交谈

    i.即使自己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也不会丧失理智

    j.尽管睡眠不足或者连续工作都毫不在乎

    对这些测试题的回答有一个说明:求职者认为较符合提问内容的记2分,基本符合的记1分,不符合的记0分,不清楚的也记0分。回答时不必过细考虑,凭自己直觉反应作答即可(每个人对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的作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

    市人才9场招聘会

    已引来求职者上万人

    据郑州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8月14日,富士康郑州厂区已经参加了9次专场招聘,每次招聘人数多在200人以上,招聘职位有生产课长、产线组长、品管等职,接待求职者超过1万人次。

    而据富士康公司一位负责招聘的人员介绍,当天,在省人才市场为深圳航空港区项目招聘现场,虽然有很多人都投递了招聘简历,但绝大部分都在初试后被淘汰了。“淘汰的这些人的简历堆得足足有洗衣机纸箱子那么高,没法说清到底有多少人。”这位负责人说,最后进入复试的人员有六七百人,不过复试后的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预计周五前后会通知最终入围的人参加体检。

    这位负责人说:“如果说有什么提醒的话,就是要求求职者要详细写清楚自己的简历,特别是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由于很多求职者简历写得太短不详细,这位负责人称,在应聘者如此多的情况下,他们没办法详细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只能依靠简历,而当天进入复试的六七百人都是从简历上认为合格的人。

    这位负责人透露,这批人录用后,先送到深圳培训学习,看看效果如何。短期内不再搞大规模的专场招聘,以后会在人才市场设两三个展位进行常规招聘。

    富士康速度

    很值得河南企业学习

    14日,初试、复试;16日,统一体检。

    上千人的招聘,面试、复试,需要几天?

    富士康给出的答案是两天。上周六,富士康的招聘让人见识到了富士康的效率。

    当天,富士康工作人员分成三拨,一拨在现场八个展位前集中接简历,同时与应聘者沟通,符合要求的当即发给一张流程记录详细的面试指南,这算是初试和复试。

    第二拨人在现场引导拿到面试指南的应聘者分批坐车前往中州皇冠假日酒店进入下一流程。

    另一拨人在酒店验证求职者学历和身份证明,并让求职者答心理测试题。

    也就是说,现场招聘结束,应聘者当天需进行的项目也基本进行完。

    在应聘者拿到的面试指南上,记者看到,流程共6项,当天进行了前3项,第四项则是谈薪和通知体检,第五项就是体检。

    也就是说,体检前的所有项目面试、考试、改测试题、通知,这些繁杂的工作,富士康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

    这样的速度和效率,在河南企业中并不多见。

    有着国际大公司工作背景的于乐告诉记者,此前,因为想回河南工作,他应聘过几家河南的企业。“效率真是太慢了,递上简历,很久才会通知面试;进入工厂再看,产业化程度过低”。于乐说,当然他指的主要是电子信息产业,河南与沿海地区相比真的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也许是富士康来河南的重大意义之一。

    相关新闻:浙企趁富士康内迁80万年薪挖墙角

    深圳富士康启动“北上”和“西进”计划,这让已在深圳富士康工作十年的老吴很烦恼,要不要跟随“北上”?可家人都在深圳,自己已习惯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折腾。那么留下来?会不会被批准?还是另找家同类型企业做老本行生产技术管理?

    说来也巧,上个月浙江一家代工企业和老吴接触,承诺他在现有工资水平上调40%,请他加盟。问题似乎一下解决了,既不用 “抛妻别子”“北上”,仍做老本行,工资还提高了。同样和老吴一起在深圳富士康工作的朋友都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替代方案。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浙江多家嗅觉敏锐的猎头公司趁富士康内迁,向富士康中低层管理人员伸出橄榄枝,有些以年薪80万元(甚至更高)的代价,吸引其加盟浙江代工企业。

    年薪80万招揽品控管理人员

    “我们最近刚做成一笔单子,还有几笔单子接近成功。”杭州猎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朗越时对记者笑称,“我们向本省几家民营的大型电子代工企业推荐了富士康的管理人员,其中一个已经谈成,很快就会上班。至于年薪,大致的范围在50万~80万元之间。”

    目前,朗越时最关心的是富士康集团的生产技术和品质控制管理。“浙江省是一个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这种民营经济模式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做出口贸易的,特别是代加工企业,占比很大。富士康在电子代加工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所拥有的生技 (生产技术)和品控(品质管控)经验,是大量浙江电子加工企业极其需要的。”朗越时表示。

    朗越时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了“挖人”的原因,目前浙江出口加工产品企业面临贸易摩擦。品质管理控制就成了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命。如果公司自己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对方公司很容易以此找茬儿,所以要做到无懈可击,那么就要在产品质量上花大力气。帮助企业“挖人”,除要清楚企业的需求外,同时还要抓住时机。如果不是富士康内迁,要去挖他们的中层管理人员,难度不小。不过,他们现在内迁,很多我们所需要的管理人员不想北上,这样猎头公司就有机会了。

    “找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争夺富士康内迁“遗留人才”的猎头中,奔赴深圳替浙江代工企业物色品控的浙江千里马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洪文祥也是其中一员。

    洪文祥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刚从深圳回来,这次是去和深圳富士康的员工接触。我主要替浙江的一些民营企业物色电子产业代工方面的生产管理人员,同时包括质量控制人员。我们给他们找的职位都是部门经理以上级别。在待遇上,在他们原有的薪资水平上加30%,但要看具体的职位重要性、新企业规模和个人的综合能力。比如,如果是部门经理,年薪是10万~20万元;如果是总监级,年薪跨度很大,范围在20万~80万元之间,甚至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品质管控是系统组织合作的结果,只挖一个人,能否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对此,朗越时表示,“我们是给代工企业找品控,是找有能力复制类似富士康产品品质管理体系的品控专家。换句话说,我们找的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套品控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可以通过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在新的企业重新建立。这个人是体系构建者,而非简单的执行者。”

    朗越时举例称,“我们当时物色了一个曾在富士康工作过四年的品控管理人员。他到新公司后,企业的产品整体质量合格率确实大幅提升。”

    生产技术管理很吃香

    老吴最后没有去浙江,他决定留在深圳。

    11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老吴表示,“今年10月 (深圳)富士康会再次加薪,我这个岗位(生产技术组长),加薪幅度是30%~40%,浙江(企业)给我的工资,我在深圳也能拿到。”老吴同时表示,他之所以拒绝浙江企业的邀约,一是因为他已习惯深圳的生活,二是因为给他上调40%的薪金待遇,对他没有吸引力。

    老吴还表示,“现在加工行业的 生产技术管理很吃香,我不愁没地方去。如果浙江企业能在现有工资水平的基础上,上调50%~100%,我还是愿意考虑。我有一些朋友去了浙江,他们的年薪比原来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