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阅读推荐」
2003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春节前后的“用工荒”已成常态,且程度逐年加剧。今年,内地不少城市也出现缺工现象,沿海季节性的“用工荒”更提早到来。这种状况,让政府心急,企业心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用工荒”?出现“用工荒”为什么是件好事?政府与企业又该怎样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呢?
理性思考后,我们应该为之高兴。因为,这种季节性的“用工荒”并不如一些学者所言,是到来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供求结构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仍然是供大于求。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刚刚起步,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等待着转移出来;另一方面,我国城市登记失业率看似不高,但隐性失业居高不下。每年,还有上百万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找不到工作。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劳动力资源都是供大于求,远没有达到供给平衡。
那么,为什么一些地区和行业还会出现“用工荒”呢?这种“用工荒”,准确地说是阶段性的“民工荒”。出现“民工荒”的季节多为春节前后,这与我国回家过年的传统习俗有关。出现“用工荒”的企业,也主要是那些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差、就业吸引力差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长期以来,农民工劳动力价格低廉,大量集中在这样的企业、行业,还受着一些不公正歧视,这本来就是用工制度的不合理。现在,这样的企业、行业出现“用工荒”,实质是人力资源市场自我完善和调节功能的显现。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农民工多从事技术含量低的普工,与产业升级中大量需求高端技术工人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产业升级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搬迁内地,内地发展中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在增多。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岗位、工资报酬不再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不再“一窝蜂”往沿海跑,而是愿意选择在家乡就近就地就业。虽然工资可能会低一些,但内地物价相对便宜,又节省了房租、路费等成本,还是合算;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开始“登台表演”。老一代的农民工是为了填饱肚子出来工作的,在基本的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牺牲一部分个人的尊严,而忍气吞声,任劳任怨。现在,国家给予农村许多的优惠扶持政策,农民增支增收明显,不再为温饱发愁。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更多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维权意识很强,要求实现有尊严和体面的劳动,因此对工作相对挑剔,要求的工资报酬也相对较高。
由此可看出,“用工荒”真实的意义是告诉我们,我国的人口红利并非消失,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资源任意索取、粗放经营的时代已经结束,需要步入人力资源市场的“精耕细作”阶段。
这一发展趋势,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用工企业,都要把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最活跃的资源突出出来,加以开发利用。尤其东部沿海地区,至少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留住”的工作。政府要在取消户籍制度、提供廉租房、子女入托入学一视同仁等方面,为进城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要立足留住现有的工人,切实树立劳资平等的观念,尊重务工人员的人格和合法权益,并在成本核算中适当让利,增加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强务工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依存感。
第二,做好“挖潜”的工作。内地向沿海劳务输出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但随着我国发展中西部战略深入实施,这样的流动将逐渐放缓,并最终消失。东部地区要顺应这一趋势,不要只盯住内地几个人口大省要劳动力,更应把目光转向本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力和城市失业人员,改善用工条件,提高用工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挖掘好自身的潜力开发人力资源。
第三,做好“培养”的工作。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真正的“用工荒”,其实是“技工荒”。泱泱大国,不缺高端的CEO,不缺低端的劳动力,缺的是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过去,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掩盖了这个问题。今后,通过培训培养,把普通工人转变成技术工人,把人力资源转化成人才资源,让技术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将是政府和企业重要的职责。
第四,做好“配置”的工作。再好的人才,放在不合适的岗位上也发挥不出效益。再差的人才,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也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因此,要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通过总量调控、结构调整和人与事的调配,最大限度开发人的潜能,追求最佳结合的最大效益。
进入“精耕”阶段的人力资源,才是公平合理的、市场需要的。这样的人力资源市场,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