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6.0分
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汉江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

15.根据材料一,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16.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

17.简述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

18.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解析

根据材料及图中信息分析可知,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其主要原因是该地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受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关中地区的人口迁移到此处聚居,带来了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至今。

考查方向

中国区域地理及区域间的联系

解题思路

“秦腔飞地”的出现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及区域间的联系,因此在作答过程中主要从区域间的联系和人口迁移及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分析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答案针对性不强,要点缺失等问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河流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由于秦岭为南北走向,其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较大,同时,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流经山区,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秦岭为一月零度等温线分布地,秦岭以南地区冬季气温高于零度,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地区南坡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现象较轻,河流含沙量较小。

考查方向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解题思路

该题的解答,关键是对问题的审核,在作答过程中,需要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该地区的水文特征进行结合,因果关系进行对应即可。

易错点

学生在审题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只描述水文特征等问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现代社会对运速、运量的要求提高;河运受季节、气候的制约明显;新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等)的兴起;水库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泥沙淤塞部分航道;船舶大型化使部分河段(江窄水浅)丧失通航能力。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汉江航运价值不断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河运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并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的完善,社会更多的选择

铁路和公路运输,同时,由于水库及河道中部分施工影响了通航,此外,河道泥沙的淤积,及船舶大型化等导致河道丧失了通航能力。

考查方向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的因素

解题思路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从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社会选择趋向,及运输工具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作答即可。

易错点

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容易忽视社会的选择趋向及运输工具的变化等,导致答案的不完整。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增大水库库容量,保障南水北调水量的稳定;增加落差,自流调水,减少能源消耗。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坝高,有利于增加水库库容,为南水北调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同时,加大落差,使调水实现自流,减少能源消耗。

考查方向

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及总结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该题,要分析大坝加高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增加库容,保证南水北调的水源稳定和充足,同时提高落差,保证水源自流。

易错点

学生对材料信息分析不清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漏答或者答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