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5.45%,20l4年,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挥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探索“旅游+民俗文化”的特色产业发展机制,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变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该县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引导部分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化农业公司,每亩地每年可以获得800元流转金,土地租金每3年递增50元。农民还可以到公司上班,每天获得80元劳务收入。2015年创新“互联网+”扶贫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特色产业“上网触电”。2015年底该贫困县成功摘帽。
材料二: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到2020年通过多项举措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社保政策兜底脱贫2000多万人口。
1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精准扶贫措施的合理性。
1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党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①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规划了产业布局。;②发展特色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③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④创新扶贫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精准扶贫措施的合理性,表面上看是原因类,实质上是体现类,审读材料,把材料分层,与经济生活知识进行对接,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组织答案,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审设问,看设问范围,设问类型,问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设问要求分析精准扶贫措施的合理性,所以需要审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把材料分层,调动经济学知识,按照理论+材料的模式组织答案即可。
可能会遗漏知识点,注意理论与材料的对接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利益,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党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属于原因类,有两个行为主体,我们分别就党和政府回答原因,首先调动党的知识诸如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然后政府的性质宗旨 政府职能,注意与材料相结合
此题是政治生活中很常规的考试题型,考查党和政府为什么做某事,双行为主体,要分别就党和政府来回答,调动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与材料进行有效对接,按照理论+材料的模式组织答案即可。
可能会遗漏知识点,另外注意分主体解答,不要混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