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0.0分
文综

28.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

  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材料二  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

  

  材料三 中国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l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

一一摘自张久春等《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派遣学生赴苏留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4)根据材料及上述问题,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大公报》进行君主立宪问题的征文,说明清政府的控制放松了;民众参与程度比较高,说明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获奖作品多为主张君主立宪的文章说明《大公报》倾向君主立宪政治;革命时期人们的政治主张有多样化倾向。

(2)变化:1949—1958年,自然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原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社会动乱局面,政局稳定;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

变化:1958—1960年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出现,使经济遭到破坏。

(3)特点:以学习理工科为主

原因:一边倒;国内一五计划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4)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论从史出,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史料的收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