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19.2014年12月13日,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抵制日本文化,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苏。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力量
③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全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11.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一个重大举措,必将有利于破解养老难题,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这表明: ( )
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 社会存在的变化,必定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