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多次试验,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取得研究突破,引发世界广泛关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医药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社会和文化意义[
④推进医药文化发展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成功
2.互联网时代,年俗文化也在变化。春节期间的微信“抢红包”把传统年俗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引发了人们对“红包文化”的进一步关注。这说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互联网发展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
④互联网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
25.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 )
①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8.2015年暑期,电影《捉妖记》以20.5亿票房刷新华语票房新纪录,该影片利用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
①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②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④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本题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相关知识的理解。屠呦呦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发,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首次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取得研究突破”,体现了医药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所以①③符合题意,入选;选项②中的“包容性”强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在材料中找不到支撑,排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有利于文化创新,但是不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④说法不准确。
第一步审题干──领会题意,明确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等知识点,抓住“说明”的设问角度。第二步审题肢──缩小范围,选项②中的“包容性”强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在材料中找不到支撑,排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有利于文化创新,但是不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④说法不准确。第三步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屠呦呦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发,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首次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取得研究突破”,体现了医药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所以①③符合题意,入选。
学生将“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