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
学奖。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历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材料二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全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呦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目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
13.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以“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之
路”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14.“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
请用矛盾的观点加以评析。
:示例:科学研究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勇敢接受了挫折与考验。他们经历数百次实验,积累一点一滴的收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功制取青蒿素。他们自强不息,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将中医典籍和西医技法结合起来,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造福人类。
等级描述第一等级同时满足以下要求:①准确运用哲学原理(三点以上);②逻辑清晰,论述合理,语言流畅。第二等级在上述①②中某一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如仅运用单一哲学原理,或堆砌知识现象严重等。第三等级在上述①②两方面均存在明显问题。第四等级应答与试题无关;重复试题内容;没有应答。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以“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之 路”为题,写一篇短评。解答此题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并要求了解短评的写作要领,做到准确运用哲学原理(三点以上);逻辑清晰,论述合理,语言流畅。可以结合的哲理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结合材料写出短评。
1、审设问,明确考查的方向和限定的知识范围,围绕要求作答,做到不跑题。
2、结合材料,根据设问提取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3、调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4、注意哲学的答题方法:原理——方法论——材料,进行全面分析。
阅读能力差,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出对应的哲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到矛盾观包含的知识,导致答题漏点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中医西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有各自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方法。矛盾双方又具有同一性,中医西医是互补的,具有统一性。
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用矛盾的观点。属于评析列题目,问题指向为评析“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涉及到的知识有: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又具有同一性等;要求考生在表述时结合中医西医的关系进行描述。防止只答原理不结合材料或者只有材料没有原理的错误。
1、审设问,明确考查的方向和限定的知识范围,围绕要求作答,做到不跑题。2、结合材料,根据设问提取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3、调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4、注意哲学的答题方法:原理——方法论——材料,进行全面分析。
阅读能力差,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出对应的哲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到矛盾观包含的知识,导致答题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