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D 2015年3月31日,甘肃敦煌遭遇强沙尘暴袭击,能见度不足20米。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暂时关门谢客。图21为敦煌近30年平均沙尘暴四季分布比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1
49.敦煌沙尘暴多发在________季节,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0.沙尘暴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3分)
51.为降低沙尘暴灾害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10分)请考生在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道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目的题号涂黑。
【自然灾害与防治】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雪灾多发(右图),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
概括该地雪灾特点并为当地畜牧业生产减灾防灾提出合理建议。
21.(10分)请考生在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道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目的题号涂黑。
【环境保护】
调查发现,江苏省中部滨海湿地退化严重。当地湿地围垦开发演变模式通常是“光滩→盐生植被→养殖水面→耕地→建设用地”。
试分析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0.请考生在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环境保护
沙湖位于黄河边的洼地上,周围灌区通过排水沟与其相通。沙湖水沙共存,鸟类众多,为我国“5A”景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燃油快艇迅速增加,水质一度较差,后采取措施得以改善。图10示意沙湖地理位置。
指出当地管理部门为提高沙湖水质可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10分)
春季(1分) 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干燥松散;植被稀少;多大风天气,易起沙(3分)
本题主要考查考查读图能力。读图可知,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发生的原因要从气候、沙源、动力等方面考虑。气候角度: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干燥,疏松物质多,提供了沙源。多大风,提供了动力。
本题考查敦煌沙尘暴多发的季节及产生原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考查读图能力。读图可知,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发生的原因要从气候、沙源、动力等方面考虑。气候角度: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干燥,疏松物质多,提供了沙源。多大风,提供了动力。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文物古迹受损;旅游收入减少;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交通(3分)
沙尘暴对敦煌的不利影响要从当地的交通、旅游、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考虑。敦煌文物古迹多,旅游业相对发达,沙尘暴的发生会使文物受损,影响旅游业收入。同时掩埋交通道路,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沙尘颗粒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
本题考查沙尘暴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沙尘暴对敦煌的不利影响要从当地的交通、旅游、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考虑。敦煌文物古迹多,旅游业相对发达,沙尘暴的发生会使文物受损,影响旅游业收入。同时掩埋交通道路,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沙尘颗粒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生态建设;建立沙尘暴预报系统;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3分)
降低沙尘暴措施从对灾害的预报以及减少沙源和减小风力方面入手。植树造林可以降低风速,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以减少沙源,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的损失。
本题考查为降低沙尘暴灾害损失可采取的措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降低沙尘暴措施从对灾害的预报以及减少沙源和减小风力方面入手。植树造林可以降低风速,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以减少沙源,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的损失。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