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24.0分
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局部略图

图6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随着宜昌至万州铁路胜利通车,至此,沪渝沿江铁路全线贯通。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全长2 116 km。

材料三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由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材料四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全区有鸟类25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

12.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未修建沿江主干铁路,这在当时是合理的,简述其理由。

13.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简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14.鄱阳湖地区是“珍禽的王国”,每年会吸引大量来自北方的候鸟。分析鄱阳湖欣赏候鸟的最佳季节及其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沿途地形地质气象条件复杂,多洪涝、地质灾害;工程技术难度大,投资大;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发达,客货运量小;长江水运已经能满足长江流域当时的运输需求。

解析

读图可知,沿江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气候条件复杂,洪涝灾害较多,导致工程难度大,投资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不发达,市场需求量小,当时的长江水运已经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

考查方向

本题以我国沿江铁路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注意沿线的自然地理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此外需要考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等。

易错点

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科技、政策、资金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洞庭湖相比鄱阳湖更靠近长江上游,流速较快,携带的泥沙多,入湖径流含沙量大;洞庭湖相比鄱阳湖湖盆地势更低,易于泥沙进入洞庭湖有多条水系与长江相连,入湖水量大,接纳泥沙多,鄱阳湖仅有一处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纳泥沙少。

解析

读图可知,洞庭湖在鄱阳湖的上游,洞庭湖上游河段流速较快,携带泥沙多,入湖泥沙多;根据材料,可知洞庭湖陷落的幅度大,更容易接受泥沙沉积。此外,洞庭湖流域水系较多,入湖水量大,接纳的泥沙多,而鄱阳湖如何水量小,泥沙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具体考查流水作用对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阅读图6及材料三,图6显示洞庭湖在鄱阳湖的上游,更易接受长江泥沙沉积,洞庭湖的入湖水量大,泥沙较多。材料三显示洞庭湖的地形条件,紧扣材料三中“洞庭湖由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的提示,按要点回答即可。

易错点

本题答案要点较多,回答时注意从自然因素方面回答,影响湖泊泥沙沉积的自然因素有河流含沙量、入湖水量、湖盆特点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冬季。冬季北方天气寒冷,候鸟到南方过冬;冬季鄱阳湖水位降低,浅滩多,利于候鸟栖息,且便于捕食。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每年吸引来自北方的候鸟,可推断赏鸟的季节应该为冬季。由于冬季北方寒冷,候鸟到南方过冬。此外,洞庭湖的水文特征适合候鸟栖息,能够提供丰富的饵料。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信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于北方冬季寒冷,南方冬季温和。再从洞庭湖作为湿地的生态效益角度分析即可。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注意季节不能判断错误,回答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使用学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