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12.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比较地跨亚欧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具有的优势,正确的是()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14.“中巴经济走廊”是北起我国新疆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四位一体”通道,全长3000公里,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和促进两国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示范。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中地理位置特点
15.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意义
16.分析“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答出两点即可)和面临的困难
A海域周边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旅游出行。
准确定位海域位置,结合该海域及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逐一排除。
本题容易选成A选项,D位于南海地区,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故A错。B选项中轮船航行方向未定,既可以是顺风顺水,也可以是逆风逆水。C选项,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印度洋季风环流冬夏两季流向不同,船舶航行借助风力、洋流可加快速度、节约燃料。海运比陆运运量大,成本低。故选B
本题比较简单,综合比较海运与铁路运输两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由于陆地轮廓的凹凸,海运线路比陆路运输长,且海运速度要比陆路运输更慢。
北连丝稠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稠之路;地处中东、南亚、中亚和中国四大地缘政治板块的中心位置;是我国西部内陆和中亚内陆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联系的便捷通道(或:南亚、中东和非洲国中亚和我国西部联系的便捷通道)
读图可知,中巴经济走廊北部连接路上丝绸之路,南部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地处东亚、中亚、西亚、南亚的交接地带;是我国西部内陆和中亚内陆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联系的便捷通道
中巴经济走廊以交通干线为依托,所以描述其地理位置的时候应结合材料侧重于交通位置的描述。
问题不难,但是不容易写全,同时注意应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口语化。
:①维护巴基斯坦能源安全;②有利于巴基斯坦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③加快巴国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巴国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⑤为巴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
根据材料中巴经济走廊是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及光缆覆盖“四位一体”的通道。①油气管道有利于维护巴基斯坦能源安全;②有利于巴基斯坦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③公路铁路建设能加快巴国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快巴国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⑤为巴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
结合材料从经济、就业、社会、文化、能源、基础设施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平时多去记忆,背诵相关的答题模板。
本题较为简单,结合材料分析,但是应注意分析时使用学科语言。
: ①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
②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并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
③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
④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可以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每点3分,6分) 困难表现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欠发达;人文环境复杂,宗教、民族矛盾多;国家之间边界争端、水资源争端短期内难以解决等。
①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②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并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③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④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可以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困难表现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欠发达;人文环境复杂,宗教、民族矛盾多;国家之间边界争端、水资源争端短期内难以解决等。
一带一路是国际项目,分析其意义要从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角度回答。而面临的困难则应从沿途国家存在的问题着手。
一带一路是时政热点,很多同学容易脱离地理知识答题,把这类题目当政治题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