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10.0分
地理

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其附近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过渡带。读胡焕庸线位置图及我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7.该线的东北段大致与中国哪些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吻合?(3分)

28.该线西南段生态环境过渡带比较狭窄,主要原因是。(1分)

29.高黎贡山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等美称,简述其原因。(3分)

30.分析2000年与1990年东西部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林地与草地的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任三点,给3分)

解析

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连接北部城市黑河和西南部城市腾冲。由图可知,该线在东北段大致与我国的二、三级阶梯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林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界线的分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结合图中信息,根据胡焕庸线的分布,结合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的分布对照解答。

易错点

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的分布要记忆清楚。本题设问较为简单,回答时应注意答案的准确性。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处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1分)

解析

读图可知,西南段地区大致经过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该地区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因而生态环境过渡带比较狭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从地形地势的角度分析原因即可。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洁明了,但分析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图中地形地势的特点回答。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处热带,物种丰富;地形复杂,垂直差异大,生物多样;人类破坏小;第四纪冰期退缩后物种大量遗存(3分)

解析

读图可知,高黎贡山纬度低,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受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物种多样,生物种类丰富,而且该地区属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人类破坏较小,因此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称。同时,该地区受过第四纪冰期影响,并遗留了该时期的大量物种,又有“生命的避难所”的美称。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图中的纬度位置,分析该地气候和地形条件,再结合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时应该从纬度、地形地势、人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特别要注意考虑人类的影响和历史的原因。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西部地区人口向外迁移,人口密度变小(1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迁入,密度增加(1分);东部地区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净增人口多(1分)(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两方面)

解析

根据我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比较图可知,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大于西部地区。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引起西部地区的人口迁入,导致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大。而且,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的人口稠密区,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人口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我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变化比较图分析东西部人口密度是如何变化的,再根据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易错点

分析人口数量变化时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自然增长,而是机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