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许多人由读书转向读屏,阅读内容也日渐多元,但随 之出现的是一些人的阅读由深变浅、由精变粗。下列对于“精阅读”和“粗阅读” 的理解正确的是
3.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 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 乃成。”这告诉我们
4.如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5.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 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 是
6.专业优势在有德者身上,能够高人一等地造福社会;专业优势在无良者手中,则成 了“谋财害命”的捷径。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②思想道德修养制约科学文化知识作 用的发挥
③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互相促进的
④文化知识水平的 髙低取决于思想道德水平
8.以下对漫画《习惯》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思维方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世界观是方法论的体现和要求 ③反对主 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发挥 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
9.为解决拥挤不堪的“大城市病”,北京市规划“瘦身”,很多非首都核心功能将重 新布局,往周边更大空间范围进行疏解,形成新的增长空间,辐射周边地区,促进 京津冀协调发展。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关键部分在系统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②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可以提升系统性 能 ③系统要素的离散有利于强化系统功能 ④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关系
10.微信具有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功能,被很多年轻人视为“交友利 器”,若使用不当,则成为“危信”。下列诗句中与“ ‘微信’成‘危信’ ”所蕴含的哲 理一致的是
11.纵观我国经济建设历程可知,60余年的不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的认识经 历了市场和计划对立、计划与市场相辅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和最终确定市场 的决定性作用四个阶段。这一认识过程
①是一个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②是一个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不断接近终极真理的过程④是经过实践和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
12.蝴蝶的生命史为: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后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而 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从哲学 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说明
13.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 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 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 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材料二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 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 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 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 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做到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4.习近平指出,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 展而不断发展。
材料一 1949年,体现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成为法治之路的原点。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1966年开始的 “文化大革命”,带来法治建设的十年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1997 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到一个新的 高度。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启示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法治建设上的探索?
15.材料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A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 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半富法治文化 的内涵;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 化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并积极 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A市的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 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