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课堂实录】
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比作做饭,做饭需要米,那么,写作也先得有“米”。你们认为写作中的“米”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举例子说说看。
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
生:关于亲情的一些事,如:我每天上学时妈妈的叮咛。
生:我做错了一件事,父母或老师对我语重心长的教诲。
生:暑假里去一个地方游玩,看到的风景可以成为写作中的“米”。
生:观察植物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
生:动物也可以是写作中的“米”。
师:你写过哪些动物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有一次,我看到我家的老猫把一条鱼留给它的孩子吃,我很感动,就把这一幕写下来了。
生:一个眼神也可以成为写作中的“米”。
师:你有亲身体会吗?
生:刚上学时,我不敢举手,一次,我无意中抬头看了一下老师,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望着老师的目光勇敢地举起了手。
师: “米”可以是生活中的细节。
生:“米”还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的言行举止都可以写到作文里。
生:“米”还可以是我们读过的一篇文章、一本书,或者是我们听到的一些新闻。
生:我觉得“米”还可以是我们的内心感受或对生活现象的思考、感悟。例如:我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有时侯,我感到很烦恼,我就把自己的心里感受和自己的思索写在日记本上。
师:从大家举的例子来看,我们同学对加引号的“米”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米”就是指写作材料,概括说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事、物,或者说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和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内容。
点评:对于什么是写作材料,学生是熟悉的,但体验未必深刻,他们往往难以与自己的写作实际联系起来。教师在这里试图通过让学生举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强化这种意识——生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师:“米”来自生活,怎样才能从生活中找到“米”呢?下面请大家来看看班上一些同学写的日记,并思考:这几位小作者找了哪些“米”?他们又是怎样发现这些“米”的?
(学生看教师从学生日记摘录来的文字)
师:下面请几位小作者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米”的?触动你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校园的风景真的太美了,触动了我的心灵,我不由自主地把它写了下来。我在写之前,仔细观察了景物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我觉得观察景物不仅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
师:你说得真好,要把景写好,光靠观察是不够的,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融入自己的感情。
生:我起初是被丝瓜藤的绿油油的颜色所吸引,后来我看到前几天被我从茄树枝上拨开的丝瓜藤又爬到茄树枝上去了,我突然觉得丝瓜藤有种不怕困难不放弃的精神,再联系自己的学习,我对丝瓜藤产生了敬意,就写了这篇日记。
师:只要我们多留心,生活中极平凡的植物也能给我们启示,成为我们写作中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材料。
生:我在这篇日记里写的是一只被轧死的小猫,这是我在马路上看到的悲惨的一幕。我之所以写这篇日记,是因为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觉得小猫虽然不是高等动物,但它也有生命,也值得我们去爱护。
师:只要我们对接触到的景、物、事、人深入思考,就能挖掘“米”的深刻内涵,写出一些有深度的好文章。确实,有时写作材料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但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这些材料,用自己敏感的心灵去感受、思考这些材料。
生:一次小测验,我考了一个很差的分数,心里特别难受,就想到了向日记本倾诉,于是把自己的情绪波动过程记了下来,写完之后,我觉得心里好受多了,人也变得自信了。我觉得写好一篇文章并不难,只要我们多留心,多思考,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就行了。
生:我写的这篇日记是我在看了《肖邦》这本书后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我从肖邦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看一些课外书,增长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师:刚才大家看了日记,又听了几位小作者的发言,我相信你们对“怎样才能从生活中找到‘米’”这个问题已有了自己的感想,谁能说说呢?
生:要多观察。例如写劳动场面,我常常写不好,刚才我读了一位同学写的关于劳动场面的日记,我明白了只有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再加上自己的感受才能写好。
生:除了多留心、多观察之外,我们还要多思考、多感悟,想想事情中所蕴涵的道理,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
生:刚才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