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我家小女也被邻人打入“疯丫头帮”,嘻嘻哈哈,玩笑打闹,高兴起来疯个昏天黑地,与我理想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才女越距越远,这还了得!得赶紧想法,让其“悬崖勒马”。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小时候老师这么教导我们,现在我们要这么教导孩子!读书,一直是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高举的旗帜。童年时代的阅读需要引领,需要同行的伙伴,家长需要告别生硬的说教,理性的指令,以柔和、感性的引导,与孩子展开分享性阅读。首先,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注定了家长与其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不如和孩子一起读书,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试问: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家长,怎能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孩子?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艰苦历程”。
1 .树立名人读书为榜样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小孩子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我常常给她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骨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好读书;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神童”陈毅巧读书等故事,鼓励其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每每讲到此,她的一双小眼睛里总是写满了敬佩与羡慕。
2.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孩子阅读欲望的前提,当然这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营造。平时交谈中,当孩子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就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平素我一有闲暇时间,就和她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如此以来,她对读书的兴趣逐渐浓厚了。有时,我还故意问一些“弄不明白”的问题,让她帮我解答,这更加激起了她读书探索的欲望。
3.指导方法,使孩子会读书
要选择有益的书。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喜欢读书,打开书本就能有所收获。但是如果小孩子不懂得怎样选择图书或不清楚读书的方法,那么开卷则未必有益或受益甚微。因此,一个善于读书的人,就决不能滥读,要读积极有益的书。读书还要掌握“三读”法。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为了使孩子能“读”以致用,我还要求她学会作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每周写一篇读后感。长此以往,孩子的阅读量大大的增加,做到厚积而薄发。
4.学会利用时间
孩子校内外的活动纷繁复杂,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读书。那么,家长就要教会孩子善于安排时间,要学会“挤”时间。鲁迅先生把时间比作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时间总会有的。不要小看几分钟的时间,一位叫雷曼的学者说:“每天不浪费或不虚度剩余的那一点点时间,即便只有五、六分钟的零碎时间,如果抓住了,同样可以有很大的成就。游手好闲惯了,就是有聪明才智,也不会有所作为。”所以,饭前饭后的闲暇时间不能丢,早、晚时间要利用,要善于利用好节假日巧妙地安排时间。同时,我家的书也有点“泛滥”,茶几、书桌、卧室,甚至是卫生间都有书,这样可以“信手拈来”,随时小读一回儿,也是受益匪浅的。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爱读书、会读书,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家长引导孩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长久以来,我坚持这样做了,所以书籍已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阅读的习惯已成为自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大乐趣。
吾家有女好读书,这是我引以为豪的一点,书香伴随孩子成长,也使我的心灵更充实,心境更愉悦。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幸福的人,一种是不幸的人。而我幸运地属于前者。从小到大,幸福总是包围着我。周围的人,对我都是疼爱有加,他们给了我许多关怀和爱护。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我的爷爷。他对我的爱,有时像大海一样宽宏,有时又像绵绵的细雨,轻轻地滋润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