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基金发行难”系列之五:公众意识要加强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9-30
“近两年不少调查与统计都说,直接炒股的散户80%以上亏损,越亏越不收手,就是看不上基金的业绩与分红,不买二级市场折价的基金或新发行的基金,这种固执的投资倾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一位专门从事基金研究的博士百思不得其解。
  “先天不足”的改制基金自不必说,中小股民对新基金的认同度也在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新基金的认购倍数在1998年最高达85倍,三年后锐降至16 倍,到2002年首次出现新基金认购不足80%发行量的法定设立标准线。我国股市有几千万散户,只要每人掏100元,一只二三十亿的大盘基金也不愁发不出去,何况还有机构、承销商兜底。
  中小股民对基金的投资意愿不强,背后的潜台词是“不太放心”。许多投资者很关心“谁在为我们理财?”可他们联系不上基金经理,也找不到详细的基金经理背景资料,在作出投资决策前根本不了解基金经理的思想、个性和能力。有的投资者抱怨,基金公司有点像上市公司,仅在发行期间做一些“应景”的形象宣传,筹资之后的信息披露往往流于走过场,很难真正说清基金的运作状况和未来的风险收益可能性。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主管直言:封闭式基金管理人只重视销售,不重视售后服务及持有人利益,也从未召开过持有人大会。
  投资者接触、认识基金,最早是从封闭式基金开始的。但封闭式基金在“封闭”这点上真可谓“名符其实”,基金经理与投资人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机制和制度。基金经理跟操控地下私募基金的人一样埋头投资运作,很少利用各种渠道向投资者推介自己。有市场人士指出,如果不推出开放式基金,可能到现在还没有一家基金公司设立客户服务中心。在基金业发展初期,我国基金公司缺乏良好的公众服务意识,不做有效的交互式沟通,必然会给以后争取更多投资者、继续扩大基金市场规模预设下障碍。
  基金发行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尽管在短期内要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通过必要的定期交流来提高透明度是最基本的手段。作为面向公众的集合投资工具,基金必须直面大众,增进对话,消除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