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金的投资理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深化的同时,策略投资的理念被较为鲜明的提炼了出来。
新基金法颁布后的首发基金是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经理肖坚认为,策略是其投资理念的核心。他解释说,策略投资就是在扎实的价值型投资的基础上,积极顺应市场趋势和波动周期进行个性化操作。表现为精选个股,建立相对稳定的资产配置,波动持股,享受高于被动价值型投资的溢价收益。
而同期正发行“聚富基金”的广发基金公司也提出了类似的创新理念。公司总经理林传辉告诉记者,他们将会在价值型选股基础上顺应市场波动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投资操作,如在规则设置上保留在极端市场情况下债券投资最高比例为95%,股票投资最低比例为零的权利。而另一位基金经理则称自己以往过多地关注基本面而忽略了时机的选择,比如深圳机场拿了4年是因为看好其基本面,但如果多做些波段投资,收益会更高。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多家机构同时明确地强调策略投资理念还是第一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投资趋向的某种内在变化。他说,每一次投资理念的重大变化都反映出当时市场的变化,策略投资理念也不例外。比如,1998年重组概念得到追捧,是因为当时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本地股重组,从而引发机构大炒上海本地重组股的狂潮;从去年开始,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成长和QFII概念的炒作和正式引进,价值投资理念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同并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
但目前价值型投资也面临较大局限性。为规避基本面风险,基金选股标准趋同,行业集中度也很高。在重点投资行业和重仓股严重趋同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行业超额利润,强调精选个股和波动持股的策略投资理念就应运而生了。行业中个股的选择成为基金成败的关键,而进一步在重仓股趋同的情况下,选择建仓的时机又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
有相关金融分析师进一步指出,策略投资理念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市场主流,并引发相应的一些市场新动向。首先是为做到“先人一步”,研究专业化的趋势会越来越强。由于在同行业中个股的选取变得极为重要,在西方风行的公司估价模型将得到普遍运用,高度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将逐步建立;其次是在股票的选择上,流动性指标将占据更大的权重,流动性较高的大盘蓝筹将更获青睐;再次,基金公司业绩将出现明显分化,估价模型运用是否得当,对企业发展跟踪紧密与否,将导致这一结果。另外,资金不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少数优势企业聚集,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机制会更为明显。也就是说,“策略投资理念将使证券市场各层面的主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者认为,漫长的持续下跌行情已经沉重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而在影响股市的许多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前,投资者更倾向于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强调策略投资理念的基金波动持股,在客观上是放大了风险,因此也不一定能经得住市场的中长期考验。
银行看好货币市场基金 七银行齐聚北京共话发行货币市场基金优势
当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目光瞄准“准储蓄”的货币市场基金时,作为货币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也表示出对发行货币市场基金的浓厚兴趣。
日前,来自工、农、中、建、光大、招商、南京市商业银行和中央结算公司的代表共聚北京研讨货币市场基金发行,并一致认为,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市场基金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不存在准入限制;拥有强大的销售能力、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分布合理的网络;清算体系功能强大;人才储备雄厚;市场参与程度深及产品经营范围广等。
工行代表提出,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产品是债券、回购、拆借、票据、存单等等,这些都是银行传统的业务产品,由银行来经营,不存在市场准入的政策障碍,未突破业务经营范围,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农行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的监管模式是分机构监管,证监会管理交易所市场,人民银行管理银行间市场。商业银行只要不进入交易所股票市场就不属于违法,完全可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主要为银行间市场,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比较,商业银行更具有相对丰富的货币市场运作经验。最理想的结果是采取目前分市场、分机构发行管理的模式,即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沿用原来基金模式,主要在交易所,由证监会管理;银行机构的货币市场基金严格在银行间市场运作,由人民银行管理。
会者建议,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市场基金,在操作上应循序渐进,先做试点。商业银行之间应加强协调沟通,避免恶性竞争。要充分考虑到货币市场基金对市场价格水平的冲击。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在现有法规制度框架下,可先在银行间债市发行。
据悉,央行关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政策法规正在制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