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笔记讲义——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8-16

  包括华生的老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个共同性:①强调行为,反对以不可捉摸的内部过程为研究对象;
  ②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环境力量塑造的;
  ③连续论
  一、老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1878-1958
  生平:1903年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1914年读到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和思想,进一步把它作为理论基石
  1915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37岁)
  1929年学术生涯结束(51岁)
  (一)基本观点:
  机械唯物论
  1、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人的行为
  2、心理形成过程就是S-R链形成的过程
  (二)心理发展观
  1、环境决定论
  白板说:儿童生来类似一块“白板”,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学习在此之上建
  立S-R联结的过程。
  2、连续论: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过程,因而不呈阶段性。
  3、研究:利用条件反射研究儿童情绪的发生发展
  被试:B.Albert11个月
  4、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万能论)
  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个别对待
  ②反对体罚儿童
  ③要求注意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
  ④强调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护理
  ⑤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施行正确的性教育
  二、新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
  1931年从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1948-1974年间发明了“斯金纳”箱
  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
  1990年获得美国心理学年会授予的心理学毕生贡献奖
  (一)核心观点
  1、心理形成过程是S-O-R,认为心理形成过程中存在主体内部的中介作用
  2、主张研究儿童的操作性行为
  3、强调强化的作用
  认为行为是由跟随其后的强化刺激所控制的
  研究了①定时强化,②定比强化,③变时强化,④变比强化
  思考:i.学生/儿童是否只要成功就给强化?
  ii.“正确该表扬,错误就该惩罚”是否正确?
  (二)理论应用于实践
  ①发明育婴箱
  ②行为矫正
  ③程序教学
  a.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b.小步子法
  c.个别教学
  d.动机激发原则
  (三)新老行为主义的简评
  1、优:重视实验的方法和研究的客观性,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很大,并为后来信息加工认知学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缺:①把心理简化为行为,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②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较机械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观
  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ra,1925-
  1925年生于加拿大
  1952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
  1953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至今
  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主要兴趣在于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
  (一)基本观点
  人类行为的交互决定论(三位一体的交互作用论)
  单向决定论:环境决定论B=f(E),个人决定论B=f(P)
  单向的相互作用:B=f(P,E)
  部分双向的相互作用:B=f(PE)
  三向的相互作用:
  (二)发展观点
  1、社会情景中的人类行为大多都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观察学习: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相应行为的过程。
  刺激反应学习:学习者通过自己实际行为,同时直接接收反馈(强化)而完成的学习
  a、强调社会模式在行为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b、强调替代性强化的作用;
  c、强调自我强化;
  d、强调观察学习并非机械的模仿,还带有抽象性和创造性。
  2、否认心理和行为发展的阶段性
  (四)评价
  1、贡献:
  a广泛研究了社会行为的习得问题,给古老、狭义的模仿学习予了全新的定义,
  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
  b个人、行为、环境的交互作用论更为完整地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2、存在问题
  a否定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否妥当
  b实验室情景下的模式是否与现实生活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