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日常辅导3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1-12-12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心理咨询师考试,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精神分析治疗2

  (4)心理冲突理论。精神动力理论认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们矛盾情感的事件,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治疗过一个癔病女患者安娜。这位当事人有—个特殊的症状,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状态中,她叙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道德观的影响,只好将这种厌恶压抑。在催眠状态,恢复了她对这个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面对自己厌恶的女家庭教师所激起的愤怒情感和尊敬师长的道德观之间无法协调,心理的防御机制为了减少现实的不适和意识上的痛苦,只有将这种冲突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因而,冲突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所谓冲突,是指两种同时存在的力量之间的矛盾对立。这种内心矛盾可能引起心理功能的失调,并发展成为精神症状。这一发展过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首先是无法解决的冲突的出现,如安娜对女教师厌恶与需要尊重的矛盾,这被称为心理冲突的常形;接着这些冲突被强行压抑,最后这些被压抑的冲突以变化了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安娜潜意识地用长达六个星期不饮水的精神症状,来表达她对女教师的厌恶和愤怒,这被称为心理冲突的变形。

  (5)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所有的驱力都来自于母婴关系。因此,寻求客体的动力相当于甚至比寻求内驱力的释放更重要。自我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第一位的,客体关系是继发的。客体关系理论强调的是潜意识的内在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转换为内化的精神结构。因而,需要对其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1)基本概念:内化、自体印象、客体印象。当孩子成长时,他们不是简单地内化第一个客体或个人,他们更多的是内化整个的关系。喂养的体验或许可算是内化过程中最好的原型。当一个饥饿的婴儿哭喊着寻找母亲时,一种不愉快的体验模式进入他的大脑。在这种模式内,婴儿将自体体验为愤怒、贪婪等负性印象,将客体(母亲)也体验为匮乏和忽视等负性印象。而当母亲最终喂饱了婴儿时,喂饱带来的愉快和满足感让婴儿体验自己为正性印象,同时也体验母亲是个正性客体印象。这个时期,强大的情绪反应构造r这种自体客体结构。

  当孩子的认知和感觉功能得到足够的发展时(大约16个月),这两种体验就被内化为两种完全相反的、由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组成的客体关系(好的客体关系包含好的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坏的则相反),以及与好坏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客体关系总是包含着自体和客体之间卷入有情感的互动。

  2)对内化的潜意识理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内化的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不会出现疏离。内化积极的、爱的母亲印象,主要是因为婴儿恐惧失去母亲。婴儿内化坏客体的原因则是:第一,幻想借此来控制坏客体;第二,有一个坏客体比没有好;第三,与内化的坏客体关系激烈的亲附是由于渴望将这种坏客体关系变成好的客体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同时强调,被内化的客体不一定与真实的外在客体相关,内化的客体有婴儿幻想加工过的成分。

  3)内化的机制。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孩子内部世界自体一客体印象的发展与两种不同的内化机制有关,即内射(introjection)和认同(identification)。所谓内射,更多的是指吸收一个客体进自己的精神世界,但仍将其体验成一个他者,或是体验成一个宽慰的同伴,或是体验成一对严厉的父母。认同则相反,更多的是将外在的某个重要的客体当做一个榜样,通过内化将其当做自体的一部分。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这两种机制不仅仅见于生命发展的初期,它们始终贯穿个体精神发展的全过程。

  4)冲突模式。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潜意识冲突不只是冲动和防御之间的挣扎,也是两种相反的内在客体关系(好与坏)之间的冲突。

  (6)自体心理学理论。自体心理学的模式认为,人需要从环境中的他人那儿获得特殊的反应,才能发展和保持自尊和安宁感。过失与匮乏比冲突占据了更加中心的位置,有缺陷的心理结构被看做是对有缺陷的功能的反应,强调婴儿需求的满足基于压抑的欲望和内驱力。因此,心理咨询师的治疗目标更多的是去理解那些需要,以及在治疗中去面对这些需要,而较少地去挫败那些在治疗中最终会放弃的婴幼儿欲望。建造这种精神结构和修复自体的不足,被认为比消除冲突重要得多。早年养育的过失与匮乏会导致自恋的病态发展,其表现如下:

  1)自体客体关系( self-object-relation)。这类当事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做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

  2)无所不能的自身(grand self),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同感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同感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

  3)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分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当事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这类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在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不适当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心理咨询师来说,意识到自己的反移情模式是一项挑战也是有益处的。例如,在精神病院中,一位患者对她的心理咨询师作出了令人难忘的指责:“你是我遇见过的最冷酷、最像计算机的人。你像个机器人,我说话时你只是坐在那儿,像机器一样点头,我打赌要是我切开你的手臂,我看到的不是血管,而会是电线。”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指责可能纯出于移情。患者这样对待她的心理咨询师也许是因为过去她对男性的感觉是不付出情感的,另一方面,正如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作为心理咨询师,需要检查其自身对来访者的反应有何影响。

  (4)解释。所谓解释(interpretation),是心理咨询师运用自己的潜意识、同感和直觉以及理论知识,对当事人呈现的精神现象进行说明。解释通常超越显而易见的东西,指出这些精神现象的含义和原因,而且,需要当事人的回应来确定。从自由联想、梦、口误、症状或移情等所得到的资料必须向来访者解释,这对来访者是极有意义的。根据资料的性质,心理咨询师可以解释性压抑。解释无意识的防御方式——个体对创伤或困扰情境记忆的压抑。或者解释儿宣早期由于对双亲不满所形成的关系障碍。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解析的内容,以及对来访者转达解析的过程。来访者为接受资料或不知不觉地把它变为自己的观点做的准备状态是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如果解析太深奥,来访者也许不能接受它并且把它引到自觉的意识状态中去。调和来访者无意识的资料常常需要心理咨询师调和自身的无意识过程,以评估病人的无意识资料。一般而言,资料越接近前意识,来访者接受它的可能性就越大。

  (5)修通(working through)。所谓修通,就是由于当事人的领悟而导致行为、态度和结构的改变,使得某一情结得以解决。这一工作内容包括:

  1)重复地解释,尤其是对移情性阻抗的解释。

  2)情感冲动、体验和记忆之间的隔离,使其打破,在心理上具有同一性。

  3)拓展解释的疆域,掌握一个行为的各种决定性因素。

  4)重建过去,将当事人和当事人成长环境中其他重要人物呈现于活生生的背景下,重建过去各个时期的自我形象。

  5)促进情感反应和行为的变化,使当事人在面对他曾经认为是危险的冲动和客体时,勇于尝试新的情感反应模式和行为模式,并将这些新的模式用于精神分析之外的现实人际关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