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心理咨询师考试,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询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不同依恋理论对婴儿的影响
依恋理论的建立是用于解释婴儿的行为,而不是解释成人在做精神分析治疗时的自由联想。结果是一些心理治疗师排斥这个理论。依恋理论的创始人John?Bowlby对此毫不奇怪,这是由于我们的职业的不安全性依附于一种理论和他的起源模式,而不是去探索新的领域。我们的临床工作压力很大,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工作中需要依靠熟悉的理论去支持我们的工作。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希望使用熟悉的理论,但是作为科学家,我们需要探索新的理论。依恋理论同时关注需要安全和探索的欲望以及对环境的掌握,这一特性在婴幼儿期明显,而且伴随终身。 为什么心理治疗是应该探索这一新的领域和熟悉依恋理论?一个最好的理由可能是不要落后。在美国和欧洲越来越多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工作者在讨论这个问题。例如,精神分析正在广泛用于婴儿心理卫生。它推动了儿童发育的研究,受到儿童心理学家的欢迎。依恋研究对儿童发展心理病理学和心理卫生的预防都具有促进作用。成人的心理分析本身不可能让我们对婴儿期的最原始的病理有深刻的了解,而通过观察父母和婴儿间的互动可以更多的了解。正如Winnicott写到,通过不断的合作,分析师和直接观察者可以将分析结果和婴儿的早期发育相联系。
在Bowlby创立依恋理论的过程中,他用现代的科学思维重组了精神分析理论。 他的“依恋和失落”理论结合病理,系统和认知概念。Hamilton总结了这种新方法。
依恋的发展和需要
Bowlby从生物学家的角度提到母子关系。 他欣赏在当代生物学理论中重建精神分析。我们的祖先花费了200万年进行狩猎。他们造成了一个适者生存的环境。我们的本能活动进化成适应生存的模式。Bowlby 回避使用Frued的术语“本能”(一些内动力概念)而使用术语“直觉活动”(由特别的环境和内部环境激活或终止)。
依恋行为是直觉活动的极佳例子。Bowlby认为此行为与进食和性活动不同。依恋行为在婴幼儿由内部条件如:疲劳,饥饿,疼痛,疾病,寒冷与外部条件如:黑暗,噪音,突然运动所激发。当依恋行为被激发时,婴幼儿寻找他已经习的特殊依恋对象。
婴幼儿在其出世时已学习了一些特殊照料者的信息。如,他们已表现认识母亲的声音,5 天时他们已熟悉母亲的气味,2-3天已能分辨母亲和陌生人。尽管自出生起,他们对母亲某些特征就有明显偏好,婴幼儿的依恋行为在6个月以后才显示。
当依恋行为在低水平激发时,母亲用语言和亲近就可以使孩子平静;但是,当孩子很不安,只有密切躯体接触才能终止不安。所有依恋行为的目标都是亲近和接触,它的主观目标是感到安全。当我们受到仇恨的环境的威胁或失去我们的依恋对象时,我们体验到焦虑。作为成人,当我们遇到急性焦虑,创伤或失落时,我们还是需要依恋对象和寻求躯体接触。
简而言之,Bowlby把婴儿看成有前验的,在正常可预测的环境中发展依恋行为来降低危险和增加安全。在陌生的环境中,一个幼儿粘着母亲被认为是一种合适的行为,而非一些精神分析理论暗示的贪婪的表现,性的占有或全能控制。
Bowlby的进化方面提供给我们婴幼儿恐惧发展的简单解释。在孩子6个月以后,孩子开始越来越怕陌生人,怕高,怕黑,怕孤独。这个发展可被理解为伴随幼儿独立能力发展的成熟,一种增加遇到危险的能力。婴儿具有的天性使得儿童在遇到危险时倾向寻找母亲。无需用仇恨的非理性投射来解释婴儿恐惧,尽管这样的恐惧可被投射加剧。典型的是,非常害羞,恐惧的婴儿是那些在他们不安时,不能得到可靠依恋的婴儿。
进化的方法对近期增加的婴幼儿的睡眠障碍也提供了简单的解释: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期望单独睡。孩子的适应性很好,但是以进化的角度来看,睡在黑暗中是高危险的。
Bowlby早期的研究关注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后期研究关注母亲的能力-她的敏感和反应。证据显示幼儿可以把母亲作为情感堡垒去探索他的环境如果他知道在需要时母亲会出现。他可以集中注意并独立玩耍因为他感到安全。近期的研究还显示儿童安全依恋与他们与成人合作的能力成正性关系。
对精神分析师来说,安全概念并不陌生。SANDAL在1959年提出类似概念。依恋理论可解释为何受虐待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施虐的父母。
1)安全依恋
依恋关注亲子关系。BOWLBY总是认为养育对婴儿的影响大于婴儿自身的影响。
总的说来,与母亲的再聚分为2大类。婴儿立刻跑向母亲,当母亲抱起后很快安静,一会儿要求放下,去玩玩具。这类儿童发展了基本信任。
2)非安全依恋
分为2类:回避型和矛盾型。
A) 回避型婴儿
这些婴儿在陌生环境下对再聚的特征反应是对母亲没有欢迎,有的很淡漠。他们不愿被抱。他们时常把母亲的注意转移到玩具。令人困惑的是,引起较强依恋的事件几乎不引起此类儿童的反应。
B) 矛盾型婴儿
这部分婴儿会因分离而表现强烈的不安,母亲回来后会非常矛盾,即想接近母亲,但又想发怒,因此很难平静。
家中观察显示,在陌生环境中婴儿的反应与他们第一年获得的母爱本质密切相关。
简言之,有安全感的婴儿的母亲是敏感而且可及的;回避型婴儿的母亲情感表达受限,对亲密接触反感。矛盾型婴儿的母亲喜欢肌肤接触,但不稳定,更多的是满足她们自己的需要而非婴儿的需要,这种不稳定的反应会引起混乱。
不确定的杂乱的依恋行为
这类婴儿在陌生环境中以一系列个体方式来表达他们处理问题的无能。如:僵硬不动。
父亲:
父亲在依恋研究中排在第2位,因为他们很少是婴儿的主要照管者。与精神分析的预期相反,父婴关系不能由母婴关系预测。父母功能是有分别的,父亲象玩伴,母亲更像依恋对象。决定婴儿依恋安全性的是做父母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依恋模式的转变
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中评估儿童个体特征并试图预测其的发展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儿童对父亲或母亲的依恋性质在儿童一周岁时已经显示具有可预测的因素,这是因为依恋模式是相互关系的一种体现,不仅在儿童本身,只要儿童持续在同一种关系模式中,依恋模式的稳定性就比较高。
然而,依恋模式的转变确实会发生,特别是在不稳定的人群中,如:这些转变被发现与父母的有效功能有关,例如,对母亲来说,如果母亲得到更多的支持,这些支持无论是来自丈夫、她的母亲、朋友或者专业人员,儿童的依恋模式可能更安全。如果母亲外出工作、另一个同胞的出生、母亲患抑郁症或母亲被剥夺,对母亲的依恋就会变得不安全。然而,随着儿童的成长,他的依恋模式会逐渐个体属性,而对养育环境的变化较少出现反应。
有一些研究显示,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增加对母亲的支持,可以增加安全型依恋发展的可能性。另一个研究通过母亲使用一个放在身前的婴儿袋(类似于袋鼠育儿袋)表明对安全型依恋有明确的作用,并且也具有实用价值。使用这种婴儿袋的母亲,比对照组的母亲对婴儿更敏感、更关注,结果非常有益。Main相信这个结果不仅是由于身体靠近的结果,也是由于婴儿持续的接触母亲胸前的结果。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对婴儿袋的使用没有影响,结论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中将婴儿抱在胸前对母婴关系的发展具有正性作用,其作用比母乳喂养更好。
婴儿的作用
婴儿的个体差异在安全型依恋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上所述,婴儿的气质对安全型依恋的发展不是最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对母亲和父亲的安全型依恋是互相独立的,其依恋模式随着养育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确实依恋研究的许多发现均强调父母亲的照管方式决定婴儿的安全型。除了已经介绍的事例,Ainsworth所做的贡献也经常被提到,她发现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的最初的激惹性和哭的数量之间没有关联性,但是母亲对最初婴儿哭的反应和之后婴儿哭的次数明显减少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易激惹的婴儿不会制造一个持续激惹的母亲,但是却会被负责任的母亲安抚下来。
然而,从统计学中得出的概念,在个案中使用可能会发生误导。依恋研究是在正常、健康、足月的婴儿样本中进行的。Ainsworth本人也承认,婴儿的行为对母亲的作用可能在婴儿发育过程中诸多危险因素中较大的一个。
随着依恋研究的扩大,婴儿的作用可能将被更多的进行研究,并且已经有研究报道有阳性发现。例如,新生儿追踪人脸的能力与安全性依恋高度相关,如果一个照管非常困难的新生儿很可能发展出不安全型依恋。
内化(Internalization)
Bowlby发展出的概念“内化性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解决了先天的作用在内化概念中先天存在的部分问题,解释了儿童依恋模式具有逐渐变成自己的属性。虽然家庭环境对儿童会产生持续性影响,依恋模式的持久性最终变成自身调节。正如Bowlby所阐述的“现存的认知和行为结构决定什么被感知、什么被忽略、一个新的环境如何被构建、什么样的行动计划很可能被构建去应对。甚至目前的结构决定以后会变成哪一种人和寻求哪种环境,回避哪一种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选择。” 因此,婴儿构建的世界模式能够使他了解事物,预测未来和计划行动。因为关系的工作模式是通过相互交往得到发展,儿童会内化关系的2个方面、即父母亲的工作模式,和自我的工作模式。例如,如果儿童体验到可信赖的负责的照管,他会构建自己的工作模式是有能力的和可爱的。如果他体验到的是被拒绝,他构建自己的工作模式将会是不值得获取帮助和无价值的。
Stern认为内化性工作模式很可能被认为是RIGs的组成部分,(RIGs:泛化的相互交往)确实依恋理论和Stern的工作是兼容的并有补充作用,弥补了Stern工作中的不足部分,如,安慰和应激的心理,婴儿依恋的特殊性的解释。
如果一种关系要达到最佳状态,每一方必须有可靠的工作模式,并且根据他们之间的交流情况可以不断的修正和更新。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母婴之间的直接交流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安全型依恋两者间有较多的眼睛对视、言语、情感表达、共同分享玩具。这种区别在婴儿处于应激状态时更加明显。安全型婴儿仍然会直接向母亲表达他们的愤怒、恐惧和要求。而回避型婴儿只有在很满意的时候才会进行直接交流。
这种差异会持续存在,Main 做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显示,5岁前是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6岁时可以和母亲进行自由自在的交谈,话题非常广泛,包括个人事情和情感表达。而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6岁时,话题非常有限,并且避免个人事情和情感表达。
这种交流障碍说明是防御策略的运作,排斥防御被认为是对巨大的精神痛苦或心理冲突的反应。正如Bretherton所描述的:临床资料显示,当依恋对象习惯性对儿童的寻求安全的依恋行为嘲笑、误解对父母亲的爱引起的拒绝行为,否认孩子对依恋对象的焦虑、愤怒和爱的情绪时,儿童会产生心理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采用的排斥防御,即,不意识“坏”的,不可爱的父母工作模式,而只对有“爱”的模式保持通路。
儿童在寻求安全努力中受到挫折时,除了使用防御策略外,儿童的自我模式也深受母亲的对其感知方式的影响。孩子不被母亲认识到的特性易于被自己忽略。通过这种方式,儿童人格的主要部分可能被分裂并且不能被整合。如果母亲错误赋予儿童本身并不存在的意图和情绪时,情况会更复杂。
Bowlby指出:父母亲说的和做的常常是矛盾的。当父母亲的概念与孩子的实际经历相抵触时、个人的情感和记忆的排斥性防御作为保持安全依恋的方法出现,因为其使孩子以好的形象看待依恋对象,将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冲突。婴儿恐怖可以被理解成为对依恋对象保持安全关系的一种方法,孩子将由父母引起的恐怖归因于外部事物的关系。例如,当一位母亲为自己2岁的儿子读书,讲述一条龙能够吐出烟和火的故事后,这个男孩出现对所有有怪物的图书产生恐惧。在治疗中显示,母亲经常以香烟烫他,作为控制他行为的手段,并且确实曾有一次烫伤过他。Bowlby(1973)以小汗斯焦虑依恋和害怕丧失母亲的依据,重新解释了小汗斯对马的恐怖。
隔代间的传递
心理治疗师知道父母亲自己童年时的依恋表现形式和他们的孩子对他们依恋的特性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在访谈父母童年经历时发现,他们与访者交流的特征与他们回答的内容一样的。抵抗型和回避型婴儿的父母自己的意见具有典型的不一致性和矛盾性特征,尽管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并且这一特征没有被他们所认识,而且他们的说明在可预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抵抗型婴儿的父母通常给予冗长的解释,提供很多证据说明他们仍然对与自己父母亲的关系(或者记忆中的)感到很困惑,这是一种不愉快的和令人困惑的关系。回避型婴儿的父母给予最简略的说明,因为他们尽量减少关系的重要性,而且他们趋向于忘却童年的经历。他们可能会泛泛总结自己有幸福的童年,但是不能提供证据或者有自相矛盾的证据。
与不安全型婴儿父母相反,安全型婴儿的父母对他们的童年会给予前后一致的说明,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带有感激心情的回忆来说明其间的关系。这些父母中的绝大多数具有安全型童年,但也有一些回忆是不幸福的和被拒绝的。他们对这些经历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省,并且试图去理解这些。有一部分人与他们父母的关系仍然很紧张,另一部分人已经原谅了他们的父母。
这项研究结果支持临床的发现:如果成人能够谅解他们不幸福的童年,认识到童年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的影响,他们的父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不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就可以避免有害的童年关系的重现。例如,一个父亲怀着愤怒的心情回想被自己父亲责打时的情景,他的父亲一边打一边说,“我打你,是因为你自讨苦吃”。他不太可能去打自己的孩子。
早期干预的需要
心理治疗师对依恋理论的抵抗可能会继续,不仅因为这个理论的新奇,还因为这个理论的部分发现是令人不愉快的,它对成人的心理治疗含义不明确。Bowlby最近致力弥补依恋理论在治疗过程中的负面作用,但是这个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东西。同时发现在导致个体差异方面,父母的行为对婴儿的作用比婴儿对父母的作用要大得多,这让心理学家难以接受。但是因为成人比先天的禀赋容易转变,这个信息是乐观的,其对预防干预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直到心理治疗师关心这个领域,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母—婴心理治疗才会起作用。从精神动力学角度,当父母亲与婴儿被看成是一体时,他们的关系会得到更迅速和有效的改善。在一种简短的和集中的干预过程中,不安全型依恋常常能够持久的转变为安全型依恋。因为婴儿的内化工作模式的关系还不能自我调节,并且对父母所做的变化而做出反应,所以结果会很快出现。治疗和结果都能够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