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评估原则(简答)
1、个体心理活动要与生物学特征相符;
2、个体心理活动要与客观环境相符。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或内容均应与客观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即保持心理与环境的同一一性。
3、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成分间协调统一。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和谐一致的统一体。这种整体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基础。
4、人格的稳定性。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生活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
心理卫生的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简答)
答: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仅适合于大多数人,没有全部达到其标准的人并非意味着心理不健康,但在某一标准方面极端异常的人,必定是属于心理异常;
2、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受时代、民族、文化等因素制约,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群发生变化;
3、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偶尔出现不能成为心理变态的依据,而异常心理和行为究竟维持多久才能属于变态或病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4、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精神疾病;
5、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
6、尽管有关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人们不一定能完全达到,但是,心理健康评估的四条原则性的标准却是心理健康者必须要做到的。
心理卫生学的任务有哪些?(简答)
答:心理卫生学的任务有:
1、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卫生意识;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
2、研究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可综合归纳为心理的、生物的、社会的等几方面。
3、研究并制定维护和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探索预防、诊断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