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获取社会性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的存在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是具有倾诉的对象,苦恼时将自己的苦恼向他人倾诉之后可减轻心理压力。
二是提供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帮助当事人走出个人习惯的思维模式。重新评价困境。
三是可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贝克认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有下列五种:(小题)
1、任意的推断: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和现实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便作出草率的结论。
2、过分概括化:由于一次失败或挫折就把一切都归结为极坏的、可怕的,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选择性概括:只依据个别、片面的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4、非黑即白的思维: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要么是全对,要么全错。
5、夸大或缩小:过分夸大消极和不足之处,忽视长处和积极的方面。
矫正不良思维的方法:
1、识别歪曲的思维。
2、挑战歪曲的思维。
3、理性认知的重建。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最初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其作用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是积极的作用,即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控制和调节心理的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无论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应激,能够暂解除痛苦和不安。但另一方面,心理防御机制有时只能起到一种使人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否认不是把痛苦的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获取心理上暂的安慰。如“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等都是否认作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