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普通心理学1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2-11-07

查看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普通心理学汇总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名词解释

  1.机能主义

  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机体适应环境。如果说构造注意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那么机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与机能主义思潮有密切的关系。

  2.精神分析

  这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与传统心理学派别不同,精神分析学派不关心对意识经验和正常行为的研究,它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和异常行为。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或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所谓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并且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层。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但他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3.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产生的标志是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得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反对心理学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客观研究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他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同时,行为主义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基本原则。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认知、期望、目的等作为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赫尔则力图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归纳”法,采用“假设—演绎”法,以便把心理学建成近似于几何学的演绎科学。

  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极力主张客观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的研究更严谨、更加自然科学化了,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以及分析行为的机械主义观点,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简答题

  1.简答心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答案要点: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另:认识过程是人接受、储存、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所持有态度的体验。比如人的喜、怒、哀、惧,人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都是情感过程的具体表现。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立目的,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是:(1)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2)情感过程能反作用于认识过程,这种反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是:(1)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只有通过认识过程对事物规律有了了解,才能确定意志过程的目的,选择实现目的的途径、方式、方法等等。(2)意志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是:(1)情感对意志有一定的影响。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以提高人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意志的动力。消极不愉快的情感会降低人活动的积极性,妨碍意志活动的进行。(2)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而意志薄弱的人会被消极的情感所左右。

  2.简答什么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

  (1)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

  (2)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3)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研究途径。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所以,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这种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它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人类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3.格式塔的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后期的代表人物是勒温。格式塔在德文中意为“完形”、“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心理元素的观点,也不同意行为主义所持的刺激-反应的观点。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格式塔心理学派很重视心理学实验,他们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思维问题上提出了“顿悟说”。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该学说强调的“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和思维的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积极意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巨大影响。

  4.结合心理学的性质,说明为什么心理学容易受人误解和遭受非难。

  答: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一直存在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种不同乃至对立的研究取向。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科学研究取向,即坚持客观实验的心理学研究模式。这也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但是,由于人的心理具有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等复杂属性,心理学又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跨界学科,因而自然科学研究取向还不能成为阐释和解决人类心理问题的真正科学、统一的研究范式。与之相对,以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为哲学基础的社会科学研究取向是非主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主观经验范式的研究取向,突出人的心理的主观性、内在性、本真性、整体性和能动性。这种研究取向有其特定的优势与合理性,反映出物化心理学向人化心理学的复归,但它所建构的心理学理论的效度和信度还缺乏实证性检验和支持,因而还不能成为主流心理学的理论范式。

  心理学以人的心理活动为独特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理论家认为人的心理是黑箱子,无法进行科学的研究。现代心理学通过人的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变化,认为身体的变化反映人的心理活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心理活动,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复杂性,因为心理与行为并非一一对应,如何对其进行测量也是问题。

  5.结合相关的研究,对杨振宁提出的“易经阻碍中国科学的发展”进行评价。

  答:结合心理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易经的特点、杨振宁的科学家的身份进行综合阐述。

  说明:4、5两道题目,可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可结合自身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认识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释。

  6.你认为心理过程有哪些,试用一个模型整合说明之。

  答案要点:参考1题。

  7.格式塔心理学

  见3题。

  8.试述10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并阐述其主要事迹

  答案略。依据本章几个理论流派回答即可。

  9.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学派对心理学研究的窄化及偏颇。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这些欲望而挣扎的动物。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主张心理学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自身发展的潜能,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自我的纯主观意识,着重探讨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自我对事件的解释。认为,人在充分发展自我的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不足之处,在于错误地理解了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某些描述常常是从个人出发的。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还带有纲领的性质,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这使得其理论难以得到检验。不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理念淡化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成为近年来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10.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或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所谓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并且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层。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但他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11.试述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及几种主要方法

  进行心理学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遵循以下几个科学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遵循客观性原则也就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即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心理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任何心理现象都是由客观刺激所引起,并通过个体内部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变化而表现在行为上的。通过对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考察,就可能客观地研究各种心理现象。

  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具备的条件:一是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是可以得到共证的;二是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是可以测量的。

  (2)发展性原则

  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是矛盾运动的结果。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心理是发展变化的。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以发展的观点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3)系统性原则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种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要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

  (4)教育性原则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必须保证研究的选题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发展,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能仅仅考虑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必须考虑对被研究者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任何研究都不能损害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它们都涉及到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采用合适的搜集资料的方法;按照一定研究程序进行统计检验的基本过程。具体见第一章第二专题。

  12.试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答:1879年,德国着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冯特又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心理学的方法只能是实验性的自我观察或内省。冯特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过程,提出了统觉学说,还根据内省观察提出了情感三维说。他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学现象,这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