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爱情、婚姻、家庭
23、爱情的特点:相异性、成熟性、高级性、生理性、利他性。爱情从依恋、利他、亲密三个方面区别于喜欢。六种爱情形式: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
激情爱与伙伴爱。爱情由亲密(喜欢)、激情(迷恋)、承诺三因素组成
。婚姻动机:现代是爱情、繁衍、经济
。夫妻间的心理冲突有:A、需求不满(自尊、性、情感、经济);B、价值观不一致;C、夫妻性差异;D、远离的“自我”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离婚的原因有:A、结婚年龄较低易离;B、短暂相识就结婚;C、对性生活的不满;D、有婚前性经验
。夫妻两带着未婚子女属: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它家庭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指从个体出生到成熟到衰老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不能超越、颠倒);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不是按同样速率率进行);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心理发展中增长与衰退的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遗传与环境教育究竟以什么关系制约心理发展;心理发展中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怎样取得平衡的;发展阶段发育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发展是否有关键期。
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高尔顿,环境决定论代表华生;相互作用论代表皮亚杰;二因素论代表施太伦和吴伟士。
人生发展二个发展加速期,第一发展加速期从出生到幼儿期;第二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
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图式;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到已有图式之中,加强和丰富原有认知结构是同化;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刺激,就要改变原认知结构或创造新认识结构以适应环境是顺应;通过顺应,同化达到平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是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前道德,他律道德、自律道德三个阶段。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获得了客体的永久性;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表现为:泛灵论、自我中心、未掌握守恒、思维的不可逆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获得了守恒、思维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提出假设,达到了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记住艾里克森的八对心理社会危机和良好人格特征。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新反应;他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三元是指人的内部因素、环境、行为。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心里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他主张教学走在发展的面前。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对成人规则采取服从态度,以免受惩罚;②相对论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就是正确的(自我中心);③好孩子定向阶段: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形象;④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开始及维护社会秩序角度来考虑行为的正确;⑤社会契约定向:认识到法律再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⑥普遍道德原则:认为除法律事以外,还有生命价值,人类正义等更高道德原则。
。泛灵论:A、儿童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有生命;B、动物都有生命;C、生物都有生命
。皮亚杰的守恒指:A、客体永久性;B、不论事物形态如何变,儿童都知其本质是不变的;C、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自我中心指:A、儿童道德水平较低;B、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感受;C、不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D、一个人比较自私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有了:A、获得守恒概念;B、思维具有可逆性;C、可以进行逻辑运算;D、可以提出问题假设
。下列观点中属于二因素论的是:A、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加;B、可以相乘;C、二者是各自发挥作用的;D、二者没关系
。在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特征是:A、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B、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角度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C、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D、认为除了法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人类正义等更高道德原则。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0-3岁;婴儿心理从动作开始发展,动作是婴儿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从整体向分化,从不随意向随意,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婴儿主要动作发展:手的抓握与独立行走。婴儿感知的发展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习惯化、去习惯化、优先注视模式
。婴儿6个月出现深度知觉,婴儿的笑顺序是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微笑,有选择的社会微笑;婴儿的思维是直接行动思维(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是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三岁左右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句法的发展顺序为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婴儿的恐惧分为本能的恐惧与知觉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和预测性的恐惧,婴儿在6-8个月出现怕生。托巴斯将婴儿的气质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婴儿依恋分三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婴儿依恋有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自我意识是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2岁左右(18-24个月),婴儿自我意识有了第一次飞跃,能用适当人称代词(我,你)称呼他人和自己。婴儿的语言发展有先天成熟说(乔姆斯基,也是转换生成语法创始人)、后天学习理论分强化说(斯金纳)、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和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包括:A、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B、从分化动作向整体动作发展;C、从随意动作向不随意动作发展;D、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指:A、吸吮;B、直观性和行动性;C、头颈部活动;D、独立行走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特点:A、直观性和行动性;B、直接性和概括性;C、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不安全依恋包括:A、亲子依恋;B、安全型依恋;C、回避型依恋;D、反抗型依恋
。手的抓所致动作发展的意义有:A、是儿童主动认识世界的表现;B、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C、促进语言发展;D、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独立行走的意义:A、使活动具有了主动性;B、扩大了认知范围;C、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D、促进了躯体的生理发展
。习惯化包括:A、习惯化;B、去习惯化;C、正习惯化;D、负习惯化
。婴儿出生一两天就有微笑反应,这种反应是:A、条件反射微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精力过剩论认为人有需要活动的倾向,精神分析论认为儿童游戏是要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练习论认为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技能的排演和练习,重演论认为是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娱乐论认为是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婴儿游戏是成人——婴儿游戏(互动游戏),幼儿游戏是象征性游戏,童年儿童游戏是规则游戏。幼儿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促进认知、体现创造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增强体质、参与社会生活,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忆、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记忆策略是视角重复和特征定位。儿童的自我控制活动包括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攻击由工具性攻击向故意攻击转化。
。延迟满足是指:A、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B、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C、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D、抑制某些行动
。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A、地理位置接近;B、喜爱共同的活动;C、拥有有趣的玩具;D、志向相似
。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为:A、从独白语到对话语;B、从对话语到独白语;C、从连续语到情境语;D、从情境语到独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