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心理咨询师辅导重点知识串讲一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2-11-10

查看2012心理咨询师辅导重点知识串讲汇总

  心理治疗基本过程

  心理动力治疗的过程是描述在治疗开始后发生了些什么,经历了怎样一些阶段,以及如何结束。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1)签订治疗合约。心理动力治疗最初的治疗目标之一是在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协商一个治疗合约。治疗合约可以建立一个治疗的框架,并定义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各应担负的责任。合约至少要明确治疗的规则,并保证一个治疗的环境。在这种氛围中,治疗过程方能展开。当事人的能力和内在的欲望,常常使他们不能明白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到底该如何做,所以,在治疗开始前,我们必须让当事人明白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

  在制订合约的过程中,对有些不太独立或家庭成员卷入过深的当事人,需要安排一个由父母、配偶或任何当事人的法定保护人参加的座谈。在这个座谈中,要告诉当事人及家属:治疗中不能确保当事人不再发生像当事人往常曾发生的诸如自毁、自残、自伤和自杀行为。心理咨询师常常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像全科医生一样去治疗当事人。而实质上,心理疗要做的是帮助当事人理解心理障碍的实质,探索内心的真正冲突,去领悟和建立面对困境的能力。

  在建立治疗合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当事人的责任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一般而言,当事人的责任必须包括:按时接受治疗,按规定付费,在治疗中尽力做到将想法情感自由地表达出来。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则包括:遵守约定的治疗时间;帮助当事人理解自己,较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人格以及面临的困难;澄清治疗中对卷入的限制。

  在遵守上述普遍原则的基础上,要针对当事人的个人史和精神病理,评估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对治疗构成威胁的因素,并对这些威胁制订一些相应的措施和限定。如对一个与她的前心理咨询师过分卷入而出现自杀倾向和行为的当事人,心理咨询师要清楚地告诉她,心理咨询师该处在一个什么位置,针对当事人的情况,评估当事人是否能进行精神分析治疗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

  (2)建立工作联盟。工作联盟(work alliance)是关系到精神分析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当事人意识到接受分析式治疗不仅是心理咨询师的事情,自己的努力与合作的态度也是影响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自己的参与,治疗根本不可能进行,就可以说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正在以一种较成熟的方法在一起工作,也就是建立了一种工作联盟。

  来访者进入治疗工作联盟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治疗的有效性,以及他们经过治疗最终成长和改变的潜力。换言之,如果来访者不能或不愿与心理咨询师建立工作联盟,有益改变发生的希望很小。相反,来访者越能全心投入这样的关系,有意义的变化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3)治疗的深入

  1)阻抗的处理。病理性的冲突包含内驱力和其他的动机以及反抗这些动机的禁忌。它们通常与早年的生活有关。心理动力性治疗的设置和程序,激励出那些早年的婴儿式的冲突。在当事人比较自由地谈论他的困惑时,通常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动机混合在一起。

  病理性的冲突唤醒痛苦的情感,由于禁忌的力量,当事人会下意识地压抑这些导致冲突的情感,并阻止心灵真实的显现。在治疗过程中,当事人这种对治疗过程有意或无意的对抗,被称之为阻抗( resistance)。

  阻抗是心理动力性治疗过程中必见的一环。当事人由开始的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到有意无意地对抗治疗,表现为自由联想时头脑一片空白、对过去的记忆也是空白,治疗中迟到等。阻抗是心理动力性治疗过程的基本部分,且是有价值的部分,它是当事人处理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中遭遇苦恼的方法。

  处理阻抗的一种方法是讨论阻抗本身,而不是更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冲突或焦虑,经典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把这称为对防御的解释,称这一过程为“注意”阻抗就足够了。例如,如果通过讨论无关紧要或无意义的话题表现出了阻抗,可以选择说:“我注意到,当我们开始讨论你的配偶可能对你的抑郁有何影响时,你通常开始谈论电视节日、办公室的装饰、国际问题,以及其他似乎与你和配偶的关系无关的事情。”有时,只要注意阻抗的模式就具有一定面质功能,并鼓励了来访者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开始作出建设性改变。

  2)退行。在阻抗之后,随着治疗关系的深入,当事人将出现退行。退行( regrcs-sion)意味着当事人的精神功能,在治疗场景中退回到了较早期的水平(较幼稚)。随着退行的出现,早期导致冲突的动机也被激活。

  临床表明,可导致退行的情形主要有痛苦的情感、当事人寻求帮助、治疗的基本方法(自由联想和心理咨询师激烈的关系)等。在心理动力性治疗中,有些观点认为悟性是导致精神变化的主要机制;有的认为促进发展也是重要的。但一致的看法是退行在这些过程中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卷入病态冲突的潜意识记忆和幻想被唤醒。退行激活了这些情感并将其转换进入移情中,这些被唤醒的情感和冲突因而成了分析工作的切入点,并为修通带来契机,也为治愈当事人疾病提供了机会。同样地,当事人也可能会意识或潜意识地利用退行,有些当事人不太可能去允许自己退行,另外一些当事人不太能限制退行,以致出现有害的退行,对这样的退行需要特别的控制。

  3)移情与反移情的识别与处理。移情是心理动力治疗中最具特征性的过程。移情被定义为一种反应,它具有不适当的、情绪激烈的并总是具有意识或潜意识的矛盾情感,有时反复无常和黏着的特征。虽然在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现实的关系中通常也具上述特征,但这种关系比移情关系更具现实一般人际关系的特征。

  心理咨询师保持对反移情的觉醒,理解它们的源泉,特别是它们内在精神对应的互动形式,即对方什么样的内在精神激起了自己如此的反应。保持对这些情感的觉醒,对于帮助理解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节制和中立是咨询师需要采取的态度。

  在精神分析的末期,一个较戏剧性的变化在移情里发生。在长达几年的治疗过程中,当事人慢慢地开始越来越多地看清心理咨询师的真实状况,发现心理咨询师不像自己先前想象的那样理想化,而是一个善良但与其他常人一样的个体。当事人逐渐认识到,不实在的情感、幻想、欲望和恐惧,是来自于过去的执著。在刚刚发现这些变化时,也常常会激起当事人抗拒的情感。但是,这些抗拒逐渐地变少了,以致可以更容易地去理解和处理这些发现。这些变化被称之为移情性神经症的修复(the resolution ofthe transferencc neurosis)。这种当事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移情性情感的消失,意味着当事人精神领域决定性变化的完成。

  4)认同与内化。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理论家用认同与内化概念描述学习理论家认为与榜样有关的过程。具体来说,个体会与他们所爱、所尊敬或认为与自己相似的人认同。经由一认同过程,个体将所爱或尊敬的人思考、行为和感受的独特而具体的方式内化或吸收。在某种意义上说,认同和内化过程导致同一性的形成;我们变得像那些我们亲近的人,也像那些我们爱、尊敬或自己认为相似的人。当来访者感到他们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者能够在他们提到最深的价值观或最深切的痛苦时理解他们,认同会增强。一旦获得了这种认同,表面上的差异性不会使他们贬低治疗关。换句话说,共情增进了认同而减低了表面差异的重要性。来访者内心会说,“我可以对这个人认同,即使我们在某些方面有差异,但她理解我的感受”。

  5)修通。在移情性神经症发展之后,冲突再现于大量的衍生形式中,随着心理咨询师的解释,当事人得到进一步的理解,这个阶段被称作“修通”。在这个阶段,当事人的各种内心冲突以或多或少的退行形式用不同方式显现。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让当事人去观察理解和体验:产生于移情状态下被当事人频繁表达的内心冲突也出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更早的源泉则是在他们的幼年时代。当这种变形的内心冲突被一次又一次地解释时,当事人逐渐变得清晰内心欲望并接纳这些欲望。当修通已取得足够的进展时,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就可以共商一个结束治疗的时间。

  (4)治疗的终止。在终止期(termination),当事人会呈现用较适应的方法去处理以前不能接受的动机。心理咨询师逐渐越来越多地看到当事人生活在真实而不是移情性神经症中。症状消除、不良的性格特征被改变,最终当事人和心理咨询师双方都同意结束治疗。这个时期,要面对的主要冲突是分离的焦虑,个体与某种有意义的关系的分离会有丧失反应。但谈到分离的焦虑则是指较严重的丧失体验,它是一种忧伤的反应,忧伤的原型通常是生命中某个至爱的人。怎样面对终止,反映了当事人已达到的自我功能水平。较理想的长程治疗是:当事人能感受悲哀、丧失和忧伤,但同时也能体验自由和安宁。

  4.注意事项

  (1)精神分析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是基于对当事人的观察和分析的。精神分析治疗已经证实童年的经验是怎样影响人们现在的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的。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践者们沿着这个思路去追寻当事人患病的早年源泉,观察这些当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怎样发展的,帮助个体较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2)精神分析疗法对精神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精神病学家们更深入地去解读人类的精神现象的变态发展,同时也指导着日常的治疗工作。目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各种治疗方法,如个人治疗、小组治疗、家庭治疗和夫妻治疗等,已渗透到精神病学的日常实践中。

  (3)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理论和方法,是通往了解人们日常精神功能以及人类精神现象从婴儿到老年各个不同阶段发展状况的道路。作为一种发展理论,精神分析也对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和家庭研究做出了贡献。

  (4)精神分析研究的核心是临床过程中一对一的研究,精神分析的场景是心理咨询师的天然实验室。利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已观察到有关人的许多精神实质,而这些观察结果也给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界,质疑精神分析理论的科学性一直是一个很强的声音,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基于个人经验的理论,缺乏科学的验证;有关精神分析的核心命题…人类精神生活的大部分是潜意识的——也遭到了批判。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这一现象已大量地从实验心理学得到了证实。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技术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治疗主要可分为解决家庭问题(如策略式或行为家庭治疗)、中间形式(结构式家庭治疗)和重塑家庭(如精神分析、系统式家庭治疗及家庭系统治疗)。家庭治疗不只是将患者与家庭的关系视为最重要的,而是将家庭本身视为治疗对象。

  家庭治疗除了涉及伴侣之外,还包括子女,有时还涉及第三代人,如祖父母。它与集体治疗的区别主要是,参加治疗者是生活在同一生活境遇中的亲属,他们的生活经历大部分相互关联。家庭治疗倾向于研究家庭成员的相互期望,这些期望可以是已谈出的、未曾表露的,或是无意识的。家庭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各种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治疗者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治疗形式有长期、短期和危机干预等。家庭治疗在预防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今家庭治疗已具有更广泛的含义,例如,家庭治疗也被理解为对家庭关系的处理及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照顾等。

  1.指征与禁忌证

  (1)指征。家庭治疗的指征较广,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心理障碍,各种心障碍,夫妻与婚姻冲突,躯体疾病的调适,精神病性障碍恢复期等。具体为:

  1)家庭成员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无效。

  2)“症状”在某人身上,但反映家庭系统有问题。

  3)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的冲突。

  4)家庭对于患病成员的忽视或过分焦虑。

  5)家庭对个体治疗起到了阻碍作用。

  6)家庭成员必须参与某个患者的治疗。

  7)个别心理治疗没有达到预期在家庭中应有的效果。

  8)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

  9)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发作、慢性精神疾病的患者。

  (2)禁忌证。禁忌证是相对的,只有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患者中,否则不首选家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