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论学者。古希腊的宇宙论学者关心这样一个普遍问题:“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制订出一些用以将他们研究的对象概念化的方法,其中包括把整体还原为要素、重视变化或过程、强调要素的次序或安排以及试图用定量主式认识自然。至于他们研究的对象,在科学和心理学发展起来以后,还会不断地重新加以探讨。泰勒斯是最早从自然界内部解释自然的人之一,他拒绝借助人为的手段比如杜撰神话来解释造化天工。他相信水是万物之源。德谟克利特提出了一种更先进的宇宙论,认为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细小微粒,其运动有一定的规律。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包括身体原子与灵魂原子。赫拉克利特相信火是万和之源泉,选择火是看中其变动不居的特性。他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要素,唯一的实在就是变化。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以及“万物皆如长流水”都说明在终极实在问题上,他重视的是过程和变化而不是事物。阿那克萨哥拉对于用还原为要素办法来解释世界感到不满,他认为在作解释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要素自身,还要考虑到各要素的次序安排或者说要素的形式。毕达哥拉斯则认为要理解宇宙,最好是从数开始;运用定量方法来识世界,他可算第一人。
2、苏格拉度。早期的哲学家为解释世界并由此认识世界而争论不休,争来争去却争出了一个“我们何以能知道”的问题,于是哲学家们又开始关心知识的有效性问题并区分出两类知识:通过感觉得来的知识与通过理性得来的知识。就在宇宙论学者与智者相争不下的时候,苏格拉底却独树一帜,从另一个途径影响了哲学的发展。后人主要是从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写的谈话录里了解到他的生平事迹。苏格拉底利用巧妙的问题(即所谓“苏格拉底法”)引导学生对他们心中最根本的观念产生怀疑,继而运用理性去提示真理,昭示悖谬。他坚信探求宇宙的本质是劳而无功不过,人倒是可以借助理理性来获取有关自我的认识并由此有确自己的责任,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这种观点对后世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最有影响。在他对后人的教诲中,一以贯之的精髓就是“认识自己”。
3、柏拉图。柏拉图的很多思想观点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时下人们所说的身与心作了区分,同时还对由理性揭示的“理念”和由感觉揭示的“事物”作了甄别。理念可以是完美的,但它们具体的表现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不完美的。因此,按柏拉图的说法,存在一个理念世界,至于感觉所展现的“真实”世界只是这个理念世界的一个粗鄙的复本。区分精神与物质之余,柏拉图还论述过“灵魂”及其力理,此外,为了保证在他的理想国里贤与不肖各有其责,他也曾强调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高足,有人认为创第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投影定了一套系统的心理学体系而且曾将他论及心理学问题的篇什抽录汇总为专著,这就和柏拉图有所不同。柏拉图的心理学思想散见于他的哲学著述当中,未经整理。亚里士多德既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科学家,他对当时人们感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均匀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的著作。在这本书里,他就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发表了与柏拉图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所谓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其实就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比如,大理石是雕像的质料,而雕像则是大理石潜在形式的实现。亚里士多德还曾论及感觉及其功能,并把外部感觉分为:视、听、嗅、味、触,这种分法沿用至今。亚里士多德的《论记忆与回忆》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个概念就是联想。所谓联想,是指将头脑中产生的各种观念联结起来,这有助于它们日后的恢复亦即记忆。亚里士多德认为联想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遵循接近律(同时发生的事会同时被回想起来)、相似律和对比律。20世纪的学习理论仍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联想学说为其核心,只不过理论家们对于联结起来的究竟是什么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观念,而另一些人则诊断是意象、刺激和反应或其他的行为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