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主管护师考试辅导:外科感染病人护理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4-10-14

  外科感染病人护理:

  一、护理定义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的感染,临床较多见。

  二、护理分类

  1、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或一般性感染。手术后感染多属此类。表现为化脓性炎症的共同特征,即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特异性感染:是指由一种特定的致病菌引起一种特定性的感染,具有比较独特的病理变化过程,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按病变进程分类:急性感染病程多在3周以内,慢性感染病程持续2个月以上,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

  三、病理生理

  1、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的破损成为致病菌入侵的门户。同时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的特征性表现。还可以进入血流,引起体温升高、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的全身反应。

  2、感染的转归

  (1)炎症局限:当人体抵抗力占优势、治疗及时或有效,炎症即被局限、吸收或局部化脓。

  (2)炎症扩散:致病菌毒性大、数量多或(和)宿主抵抗力低下时,感染难以控制并向感染灶周围或经淋巴、血液途径迅速扩散,导致全身感染,如脓毒血症或菌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转为慢性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与致病菌毒性处于相持状态,形成慢性感染。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可再次繁殖,慢性感染又重新变为急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