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制度
1.掌握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
2.熟悉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3.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过程
注意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产生的第一个标志。
4.了解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问题,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二)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
(1)不以盈利为目的;(2)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3)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他部门或机构的行政干预和牵制。
(三)掌握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货币发行业务
2.对银行的业务——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和全国清算
3.对政府的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库券发行、对国家给与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以及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四)熟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注意区分哪些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哪些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
中央银行的资产:贴现及放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外汇及黄金储备、
中央银行的负债:流通中的通货、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
(五)中央银行组织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1.掌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结算系统
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同城或同地区和异地两大类。同城或同地区银行间的资金清算主要是通过票据交换所来进行。
2.熟悉我国支付结算体系的架构
由四部分组成:银行账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体系、支付清算系统和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二、货币政策
(一)掌握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利率或其他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二)掌握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
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货币政策工具
类型 |
运用 |
特点 |
|
1.一般性政策工具(掌握) |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
缺陷: |
若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政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 |
|||
(2)再贴现 |
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再贴现率 |
与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相比,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但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却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 |
|
若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政策,调低再贴现率。 |
|||
(3)公开市场业务 |
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卖出债券 |
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有优越性。 |
|
若中央银行采取放松银根政策,买入债券 |
|||
|
(1)消费者信用控制(重要)——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
||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 |
|||
(3)优惠利率 |
|||
(4)预缴进口保证金 |
|||
3.直接信用控制(了解) |
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
||
4.间接信用控制(了解) |
即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
灵活,但要起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并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
(四)熟悉货币政策的中介(中间)目标
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通货膨胀率
注意: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的三大原则选择中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