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背诵知识20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2-03-12

    1.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2. 在统计中,把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为变量值。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3. 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离散变量可以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在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中,当离散变量的取值很多时,也可以将离散变量当作连续变量来处理。

    4.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普查是适合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5.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普查是适合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6. 统计报表是我国目前收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7. 登记性误差是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8. 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3)样本容量不足等。这类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9. 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数值平均数是指根据全部数据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10.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用M0表示。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不仅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11.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用Me表示。中位数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中位数也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12. 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用表示。算术平均数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它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

    13. 简单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未分组的原始数据。

    14. 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

    15. 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须注意:(1)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各组数值的大小,另一个是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2)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的影响。

    16. 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简单的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17. 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18. 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19. 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是总体或分布中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用R表示。

    20. 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极差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21. 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用 νσ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22.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23.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

    24.  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

    25. 绝对数时间序列是由绝对数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26. 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在绝对数时间序列中,发展水平就是绝对数;在相对数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中,发展水平表现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27. 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28. 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时间序列类型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29. 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计算公式为:

    30.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要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不能就序列中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直接进行平均计算;而必须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

    31. 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

    32. 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33.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它表明现象逐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

    34. 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它表明报告期比该固定时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35.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i=1,2……n)

    36.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37.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依存关系:(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38.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增长速度也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39. 定基增长速度:用 表示,定基增长速度=报告期累计增长量/基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1

    40. 环比增长速度用Bi表示,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逐期增长量/基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1

    41. 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42. 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计算公式为: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43. 统计指数常常被称为经济指数。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的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44. 从不同角度出发,指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45. 拉氏价格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很少,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应用得较多。

    46. 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帕氏指数,是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

    47. 在实际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

    48. 对所选代表商品使用的是全社会综合平均价。一种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是该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牌价、议价、市价的加权平均。

    4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5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了能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反映通货膨胀状况(2)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3)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5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2. 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则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利用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53. 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但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该种股票当天的价格。正常情况下,股票价格通常与两个直接因素相关:一是预期股息,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的高低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54. 股价平均数(股票价格指数也是一样)只能就样本股票来计算。但所选择的样本股票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

    55. 股票价格指数一般以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大多数股价指数是以报告期发行量为权数计算的。

    56.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

    57.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因此它有三种计算方法。

    58.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一国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各常住单位生产的总产品价值(即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称为增加值,所有单位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59. 中间投入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能源和各种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都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包含固定资产折旧。

    60.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各单位的增加值等于一定时期内的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四项之和。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61.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不是新创造的价值,但也属于追加到劳动对象上的价值即增加值的一部分。

    62. 生产税净额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6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64.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65. 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农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现价农业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差额为现价农业增加值。不变价农业增加值在2000年以前利用外推法和缩减法计算,即不变价总产出利用现价总产出速度外推计算,中间投入利用价格缩减法计算。2001年以后,不变价总产出改为根据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缩减计算。

    66. 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目前中国核算和公布现价工业增加值和不变价增长速度。不变价是指在核算不同时期的增加值时,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又称“固定价格”。目前采用的是l990年不变价格。2002年以前,中国一直采用简便易行的不变价格法核算工业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国家统计局已自2002年4月起在全国实行价格指数缩减法测算工业增长速度的新方法,即利用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消除产品价格变动因素,计算出与基期价格可比的工业增加值,用以计算增加值发展速度。

    67. 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即首先计算增加值的四个构成项目: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然后将四项构成相加得到增加值。

    68.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反映投资需求的最重要指标。

    69. 目前进出口数据由海关总署负责统计和提供,包括中国所有进出口商品总额,但不包括边民互市贸易。其中,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进出口数据一般同时公布人民币数据和美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