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汇总:2012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复习要点汇总
第五部分 会计
1.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2.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3. 会计的对象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或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
4. 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两大类。
5. 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有三大类。1.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2.有关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主要通过利润表来反映。3.有关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主要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反映。
6.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8.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也称资产负债表要素。它们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9. 收入、费用、利润是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也称利润表要素。它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0. 资产的特征:①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②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只有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和经济利益的资源才可以作为资产;③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④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资产不能作为资产。
11.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2. 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3.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①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有义务,不需要未来偿还的现有义务或企业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负债;②负债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作为负债;③负债必须是企业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4.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15. 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或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是投资人在企业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16.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17. 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8. 收入确认的条件:(1)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19.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0. 四大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21.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正确确定企业的当期损益。如果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就会造成少计费用而多计资产价值,出现净收益和资产价值虚增的现象;相反,如果一笔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则会出现多计费用少计资产价值的现象,出现当期净收益降低,甚至亏损,以及资产价值偏低的结果。
22. 会计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3.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一个特定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为对象。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
24.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25.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为: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