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章掌握知识点1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5-11-06

   1、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

  2、效用的定义。一种商品或劳务能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主管心理平均。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绝对数度量效用的大小。商品效用可以进行数量比较,可以加总求和。

  (2)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TU)和边际效用(MU)。

  (3)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理论进行分析的。

  4、序数效用论

  (1)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用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

  (2)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的。

  5、边际效用

  (1)MU=△TU/△Q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MU>0:总效用以递减速度增加;

  MU=0:总效用达到最大值;

  MU<0:总效递减。

  1、含义: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曲线。

  2、偏好的基本假设:

  (1)完备性;

  (2)可传递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非少。

  3、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越高;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4、商品边际替代率

  (1)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MRS=-(△X2/△X1)

  如:消费者放弃6个单位衣服换取一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6。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得到以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